考研重点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考研面试增加印象分,实用新型专利包过申请发明专利申请并不难,代写全部材料,轻松申请!包过加急版发明专利申请,保研、考研面试加分利器!
查看: 1073|回复: 0

博士研究生#兰州大学文学院导师介绍#彭岚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0-17 16:36: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发明专利申请,代写全部材料。
彭岚嘉,1964年出生于甘肃景泰县。兰州大学文学院三级教授,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员、甘肃省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甘肃作家协会会员、甘肃省文联和甘肃省文学院特约评论家。
一、综合情况
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和西部文化。先后在《人民日报》、《文艺评论》、《社会科学研究》、《小说评论》和《兰州大学学报》等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文章70余篇,其中有些被《人民日报》、《新华文摘》、《复印报刊资料》等全文转载或摘登介绍。著作有《古道遗韵》(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中国西部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版)。参编著作有《西部风情与多民族色彩》(红旗出版社1991年版)、《丝绸之路文化大辞典》(红旗出版社1995年版)、《西北军旅作家论集》(甘肃文化出版社1995年版)、《甘肃社会科学概观》(甘肃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中国世界遗产年鉴2004》(中华书局2004年)、《陇上红色旅游》(甘肃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科研成果曾获甘肃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一项,甘肃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两项、二等奖一项,甘肃省黄河文学奖三等奖一项,甘肃省文化厅优秀论文奖一项,甘肃省当代文学研究会优秀成果奖两项。个人获甘肃省社科联学会优秀工作者、两届西北师大优秀中青年教学科研双骨干、两届西北师大优秀教师等荣誉。近年被评为甘肃省宣传文化系统拔尖创新人才,获甘肃省高校第十二届青年教师成才奖,并入选甘肃省555创新人才工程。1996----1998年主持完成甘肃省教委高校科研项目:“二十世纪中国现实主义小说研究”。1997----1999年主持完成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西部文化与经济开发关系研究”。2000----2003年起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西部大开发中的文化建设问题研究”。2001-2003年主持完成甘肃省社会科学学术活动基金项目:“中国西部文化发展战略研究”。2002-2005年主持完成《中国老区建设》杂志社委托的横向课题:“红军陇上行”。 2005?2007年主持完成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甘肃民营文化产业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近年主持完成省333、555人才工程科研资助项目三项,还参与完成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和甘肃省科委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各一项。目前主持200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发展问题研究”和甘肃省教育厅研究生导师科研项目:“西部文化与西部文学研究”。
二、具体情况
(一)著作
1、独著或主编《古道遗韵》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10月《中国西部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10月《兰州历史文化?历史名人》甘肃人民出版社2007年12月10日星期2、参编或合著《西部风情与多民族色彩??甘肃文学四十年》红旗出版社1991年8月《甘肃社会科学概观》 参编 甘肃人民出版社1992年2月《西北军旅作家论集》统稿人甘肃文化出版社1995年9月《丝绸之路文化大辞典》 编委 红旗出版社1995年8月《中国世界遗产年鉴2004》编委中华书局2004年6月《陇上红色旅游》 副主编 甘肃人民出版社2005年9月
(二)主要论文
1、《〈长恨歌〉主题新探----兼评贵妃形象》 《西北师院学报?语言文学》1987年2、《对新时期“神化小说”创作的透视》 《西北师院学报?语言文学》1988年3、《民族化与世界化:走向世界的文学》 《理论与创作》1989年第1期4、《孤独:游荡于文学中的幽灵》 《文艺评论》1989年第3期5、《西部文学迫切需要理论批评和总结》 《文学报》1989年10月5日6、《重返黄土地》 《小说评论》1990年第3期7、《常理与非理》 《青年文学》1991年第7期8、《苦恋的精神历程》 《飞天》1992年第3期9、《生存的话题》《小说评论》1992年第5期10、《草原上,有一双忧郁的眼睛》《飞天》1992年第9期11、《学习讲话精神开掘工业文学富矿》《西北师大学报》1992年第4期12、《古道、公主及其他》《丝绸之路》1992年试刊号13、《丝绸之路历史概貌》《丝绸之路》1993年第1期14、《生命与人生的感悟》《兰州师专学报》1993年第2期15、《丝绸古道与东西方经济贸易》《丝绸之路》1993年第4期16、《“花儿” :永久的魅力》《丝绸之路》1993年第5期17、《生命和人生的感悟》《中国西部文学》1993年第6期18、《〈游牧长城〉:散文世界的长城》《丝绸之路》1993年第1期19、《关怀西部乡土》《飞天》1994年第1期20、《当前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收获》《飞天》1994年第6期21、《难圆天马梦》《丝绸之路》1994年第6期22、《乐?与王圆?》《文化参考报》1995年4月20日23、《遥想伯夷叔齐》《丝绸之路》1995年第4期24、《沉静悠远的思情世界》《西北军事文学》1995年第5期25、《重温历史的梦魇》 《丝绸之路》1996年第1期26、《一项系统文化工程》 《丝绸之路》1996年第4期27、《大漠绝塞敦煌魂》 《文艺之窗》1997年第8期28、《重温历史的梦魇》 《西域劫踪?序》 解放军文艺出版社1998年1月29、《默读无字碑》 《丝绸之路》1998年第4期30、《世纪末的喧闹》 《飞天》1998年第9期31、《凭吊兵马俑》 《丝绸之路》1998年第6期32、《秋天的收获》 《飞天》1998年第12期33、《青青青海湖》 《丝绸之路》1999年第2期34、《新时期现实主义小说流变》 《西北师大学报》1999年第3期35、《中国西部开发移民模式与美国西进运动比较》 合写《西北师大学报》专辑1999年6月36、《文化建设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地位和作用》《西部发展报》2000年10月20日37、《中国西部经济开发中的文化建设问题》 《甘肃理论学刊》2001年第2期38、《西部开发:文化与经济的关系》 《西北师大学报》2001年第3期39、《经济时代的审美追求》 《西部商报》2001年5月28日40、《西部文化生态保护与文化资源开发的关系》《社会科学研究》2001年第5期《新华文摘》2002年第1期全文转载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文化研究》2002年第1期全文转载41、《西部地区的文化圈及文化板块》 《兰州大学学报》2001年第6期收入《西北史研究》第二辑,甘肃文化出版社2002年4月版。42、《论西部开发的十大关系》 《社科纵横》2001年第6期43、《西部文化建设概论》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编印《西部文化发展论坛》2002年44、《甘肃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西部大开发》2002年第1期45、《西部文化生态保护与文化资源开发》 《民族时报》2002年2月27日46、《乡土风景与乡村情感》 《飞天》2002年第4期47、《西部文化建设论略》 《西北师大学报》2002年第5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文化研究》2003年第3期全文转载,收入胡振民翟卫华主编《中国精神文明建设年鉴2003》学习出版社2004年11月48、《论文化建设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科学出版社2002年49、《世界遗产的管理体系》合写 《天水师院学报》2003年第4期50、《甘肃文化资源的整合与开发》 《西北师大学报》2003年第6期51、《背叛与坚守》 《飞天》2003年第11期52、《甘肃诗人群体的格局与姿态》 《当代文坛》2003年第6期53、《丝绸之路申报世界遗产可行》 《人民日报》2004年4月19日54、《甘肃申报世界遗产的社会与经济意义》 《甘肃理论学刊》2004年第4期55、《中国西部文化的世界意义》 《西北师大学报》2004年第5期56、《用幻想拷问人性》 《甘肃日报》2004年10月15日57、《与狼共舞的困惑与悖谬》 《当代文坛》2005年第3期58、《圣洁之地的迷乱与惶惑》 《甘肃文艺》2005年第3期59、《中国西部世界遗产申报状况及对策》 《西北师大学报》2005年第6期60、《甘肃旅游资源与旅游发展策略》 《甘肃外事旅游文化资源》 敦煌文艺出版社2005年11月61、《西部影视文化产业的科学发展观》 《社科纵横》2006年第2期62、《转换和蜕变:世纪之初的图景》 《甘肃文学创作研讨会论文选》 甘肃人民出版社2006年6月63、《透析命运的内奥脉理》 《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6年第3期64、《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西北师大学报》2006年第6期收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论文集》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65、《探究人生透视命运》 《飞天》2006年第12期66、《高原文化与陇东文学》 《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7年第2期67、《愿天下早日无毒》 《地狱无路?序》 甘肃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三)科研项目
1、 1996----1998年主持完成甘肃省教委高校科研项目:“二十世纪中国现实主义小说研究”(项目编号:961-12)2、1997----1999年主持完成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中国西部文化与经济开发关系研究”。3、2000----2003年主持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西部大开发中的文化建设问题研究”(批准号:00CZX012结项证书号:20030506)。4、2002----2003年主持完成甘肃省社会科学学术活动基金会资助项目:“中国西部文化发展战略研究”(结项证明序号:2003第14号)。5、2002----2003年参与完成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甘肃省增列世界遗产规划初探”(结项证书号:2003028)。6、2002----2003年参与完成甘肃省软科学研究项目:“甘肃潜在世界遗产的价值发掘与初步评估”(批准号:RS012-A65-152)。7、2002-2004主持完成《中国老区建设》杂志社的横向课题:“红军陇上行”。8、2004年起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发展问题研究”(批准号:04XZX006)9、2005年起主持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甘肃民营文化产业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结项证书号:20070029。)10、2005年起主持2005年度省333、555人才工程科研资助项目:“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发展问题研究”11、2005年参与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西北文化与西北文学发展的相关性研究”12、2006年主持甘肃省教育厅研究生导师科研项目:“西部文化与西部文学研究”(项目批准号:06014)13、2006年主持省333、555人才工程科研资助项目:“甘肃民营文化产业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14、2006年主持省333、555人才工程科研资助项目:“西北文化与西北文学发展的相关性研究”
(四)获奖情况
1、1990年获甘肃省当代文学研究会新时期当代文学研究成果奖2、1991年获甘肃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学会优秀工作者3、1992年获甘肃省高校1990-1991年度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4、1993年获甘肃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5、1993年获西北师范大学1993-1994年度校内特殊津贴的优秀中青年教学科研骨干6、1994年获甘肃省文联“陇南春杯”文学奖7、1995年获西北师范大学1995-1996年度校内特殊津贴的优秀中青年教学科研骨干8、1996年获西北师范大学优秀教师9、1999年获甘肃省当代文学研究会第二届优秀成果奖10、2002年获2000-2001年度甘肃省高校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11、2003年获甘肃省第八次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12、2004年获西北师范大学优秀教师13、2004年获2002-2003年度甘肃省高校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14、2004年获甘肃省黄河文学奖三等奖15、2004年获甘肃省文化厅“西部文化论坛”优秀论文奖16、2005年入选甘肃省555创新人才工程17、2005年获甘肃省第九次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18、2005年获甘肃省宣传文化系统拔尖创新人才19、2005年获甘肃省高校第十二届青年教师成才奖
(五)承担课程
博士研究生课程:《文化与二十世纪文学》硕士研究生课程:《地域文化与文学》、《西部文化与文学》本科生课程:《文学概论》、《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考研重点论坛

GMT+8, 2025-11-12 11:0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