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江汉大学2018年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学校概况
江汉大学是一所综合性普通高等学校,实行湖北省、武汉市共建,以武汉市为主的办学体制。学校总占地面积2114亩,校舍建筑面积58.6万平方米。主校区坐落在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三角湖畔。
学校拥有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大学科门类,设有商学院、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育学院、体育学院、高尔夫学院、人文学院、外国语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机电与建筑工程学院、医学院、护理与医学技术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21个学院。拥有学术型硕士一级学科点3 个(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学位类别4个(控制工程、教育、临床医学、艺术)和同等学力授权三个层次。涉及4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涵盖教育、理、工、医、管理、艺术等6大学科门类。有2个省优势特色学科群、5个省重点学科(含培育)、13个市重点学科、1个省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和3个省研究生工作站。全校本科专业数71个。各类专业建设项目共计36项,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1个、省级品牌专业2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5个、省级战略新兴支柱产业建设专业项目9个、省级 “荆楚卓越人才”专业3个。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达1166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610人。学校有双聘院士2人,“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湖北省“百人计划”特聘专家1人,楚天学者22人,“湖北产业教授”2人,武汉市创新岗位特聘专家3人,二级教授13人,享受国务院、省、市政府专项津贴及省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6人。多人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湖北省教学名师、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优秀青年骨干人才、武汉市“213人才工程”和“十百千人才工程”,20余入选武汉市“黄鹤英才计划”和“黄鹤英才(专项)计划”。
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47亿元。有省部级科研平台1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有光电化学材料与器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业烟尘污染控制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科研机构及平台1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市级科研机构、校级科研机构49个。拥有交叉学科研究院、武汉研究院、武汉生物医学研究院、系统生物研究院等海内外专家组成的高水平人才培养平台。拥有院士专家工作站(环境与健康研究院)、武汉市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个,可联合培养硕士、博士和博士后。承担纵、横向科研项目2100余项,项目计划及合同(协议)总经费达到3.88亿元,获省、市各类科研成果奖励135项。 《江汉学术》入选教育部名栏建设工程优秀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和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
图书馆建筑面积30850平方米,有26个阅览室,3000多个阅览座位。馆藏纸质图书总量221万册(件),中外文报刊2184种,中外文数据库156个,电子图书131万余种,电子期刊6万余种。
学校坚持对外开放,不断推进对外交流与合作,与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坚持以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为主,协调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着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性、创新性、国际性人才,力争早日建成与武汉经济社会发展地位和水平相适应、在国内有影响有特色的高水平地方综合性大学。
二、报名须知
(一)报考条件
报名参加我校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以下条件咨询QQ、微信:2544906/年,住宿费咨询QQ、微信:2544906/年。
(六)其它事项
1. 如果本简章涉及内容与国家最新政策发生冲突,则以国家政策为准。
2. 招生工作的申诉与举报
联系部门咨询QQ、微信:2544906。本学科研究方向研究团队现有专职教师36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8人;目前承担国家及省部级项目12项,科研经费充足,研究方向稳定。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是综合运用系统科学、管理科学、数学、经济学和行为科学及工程方法,结合信息技术研究解决社会、经济、工程等方面的管理问题的一门学科。现设有“营销与服务工程”、“复杂系统理论与方法”、“投融资决策与风险控制”、“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与电子商务”5个二级学科。秉承“立德、致用、兼容、创新”的校训,按照学校“应用性、创新性、国际性”的人才培养目标,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管理规章制度,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方法改革、人才培养质量监控和国际化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
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点实行“全程临床实践基地培养”研究生培养模式。依托“基础医学”省重点学科,采取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结合、专业学位授予标准与临床医师准入标准相结合(即学历证、学位证、执业医师资格证、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等“四证结合”)的模式,培养临床型高级医学人才。目前,学校与武汉市中心医院(江汉大学临床医学院)、武汉市普爱医院(江汉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北省中山医院(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等大型医院共建10余个临床实践基地。其中,武汉市儿童医院于2016年获批为湖北省研究生工作站。
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点实行“双向嵌入”的研究生培养培养模式。依托“美术学”、“设计学”等市重点学科,学校从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三个层面,与协作单位相互嵌入,建立起一个运作良好的教育平台,进行高层次的艺术人才培养。学校与湖北美术馆、武汉开发区汤湖美术馆、武汉博物馆、武汉广播电视台、湖北广播电视台等单位签订了共29家实践基地,为研究生提供良好的实习实践平台和条件,鼓励研究生利用这些基地和平台,积极开展实习实训、画展、设计展、公共艺术普及教育、公益活动等。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点实行由高校、武汉市中小学校、教育部门构建的全程职业“双课堂”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学校与武汉市外国语学校、武汉开发区神龙小学、湖北省实验中学、武汉市教科院等14个武汉市优秀中小学校和教研机构签订了教学实践基地协议,兼顾到不同学段、不同层次和不同学科的学习群体。学校在教师教育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已形成以教师教育为鲜明特色的教育学科群,拥有与行业共同建设的专业化教学团队和导师团队。
控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点采用多学科交叉融合发展的理念,实行“双导师”制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拥有一支年富力强、科研成果丰硕、具有海外学习交流经历的硕士研究生导师队伍。学校围绕“制造强国战略”的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重点培养掌握物联网核心技术、大数据挖掘技术、智能监控技术、过程装备与控制技术的优秀研究生,为社会输送高层次创新性人才。学校拥有省市级教学、科研和工程实践基地,为培养控制工程研究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实践及创新创业场所。该学科以服务需求、提高质量为主线,以培养应用型高层次创新人才为特色,以行业需求为导向,提升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探索与境外高校开展联合培养新模式,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研究生,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三)培养机制
在国家“深入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背景下,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我校从研究生奖助体系、创新实践、高水平联合培养、教育教学、学位点建设管理等方面不断完善研究生培养机制。
1.组织机构。学校成立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研究生招生政策制定和组织招生工作。设立研究生奖助学金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研究生奖助学金政策制定和组织评审工作。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负责制定学位授予标准和开展学位授予审核工作。成立校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加强对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建设工作的指导,保证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
2.研究生奖助体系。学校设立的奖学金主要包括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各类单项奖学金、企业奖学金和科研创新成果奖;助学金主要包括国家助学金、市政府助学金、学校助学金、“三助一辅”岗位津贴、特殊困难补助等;此外鼓励企事业单位来校设立研究生专项奖学金,如武商励志奖学金、武汉市供销社设立的“九源励才奖学金”、“昱申翔奖学金”等。
表一咨询QQ、微信:2544906/年) [/td] [/tr] [tr] [td=1,1,114] 国家奖学金 [/td] [td=1,1,184] 国家奖学金 [/td] [td=1,1,160] 2% [/td] [td=1,1,124] 20000 [/td] [/tr] [tr] [td=1,3,114] 学业奖学金 [/td] [td=1,3,184] 学业奖学金 [/td] [td=1,1,160] 一等 10% [/td] [td=1,1,124] 12000 [/td] [/tr] [tr] [td=1,1,160] 二等 20% [/td] [td=1,1,124] 10000 [/td] [/tr] [tr] [td=1,1,160] 三等 70% [/td] [td=1,1,124] 8000 [/td] [/tr] [tr] [td=1,5,114] 单项奖学金 [/td] [td=1,1,184] 研究生标兵 [/td] [td=1,1,160] 2% [/td] [td=1,1,124] 3000 [/td] [/tr] [tr] [td=1,1,184] 优秀毕业生 [/td] [td=1,1,160] 10% [/td] [td=1,1,124] 2000 [/td] [/tr] [tr] [td=1,1,184] 优秀研究生干部 [/td] [td=1,1,160] 5% [/td] [td=1,1,124] 2000 [/td] [/tr] [tr] [td=1,1,184] 公益活动先进个人 [/td] [td=1,1,160] 5% [/td] [td=1,1,124] 1000 [/td] [/tr] [tr] [td=1,1,184] 文体活动优秀奖 [/td] [td=1,1,160] 符合条件即可 [/td] [td=1,1,124] 1000 [/td] [/tr] [tr] [td=1,4,114] 专项奖学金 [/td] [td=1,1,184] 武商励志奖学金 [/td] [td=1,1,160] 20名以上/年 [/td] [td=1,1,124] 2000 [/td] [/tr] [tr] [td=1,1,184] 武汉供销社奖学金 [/td] [td=1,1,160] 3名/年 [/td] [td=1,1,124] 1000-2000 [/td] [/tr] [tr] [td=1,1,184] 九源励才奖学金 [/td] [td=1,1,160] 5名/年 [/td] [td=1,1,124] 4000 [/td] [/tr] [tr] [td=1,1,184] 昱申翔奖学金 [/td] [td=1,1,160] 5名/年 [/td] [td=1,1,124] 1000 [/td] [/tr] [tr] [td=2,1,298] 欧阳康乐产学研用创新基金 [/td] [td=1,1,160] 5-8名/年 [/td] [td=1,1,124] 5000 [/td] [/tr] [tr] [td=2,1,298] 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 [/td] [td=1,1,160] 按比例择优资助 [/td] [td=1,1,124] 4000-10000 [/td] [/tr] [/table]
表二咨询QQ、微信:2544906/月 [/td] [/tr] [tr] [td=2,1,252] 市政府助学金 [/td] [td=1,1,113] 100% [/td] [td=1,1,201] 300元/月 [/td] [/tr] [tr] [td=2,1,252] 学校助学金 [/td] [td=1,1,113] 100% [/td] [td=1,1,201] 300元/月 [/td] [/tr] [tr] [td=1,4,114] “三助一辅” 津贴 [/td] [td=1,1,138] 助研 [/td] [td=1,4,113] 符合条件 [/td] [td=1,4,201] 见《江汉大学研究生兼任助理岗位管理暂行办法》 [/td] [/tr] [tr] [td=1,1,138] 助教 [/td] [/tr] [tr] [td=1,1,138] 助管 [/td] [/tr] [tr] [td=1,1,138] 学生辅导员 [/td] [/tr] [tr] [td=2,1,252] 困难补助 [/td] [td=1,1,113] 符合条件 [/td] [td=1,1,201] 500-1000元/人 [/td] [/tr] [/table]</p>3.管理制度。学校共制定了23个研究生教育教学管理文件,其中适用于研究生的有12个,涵盖了学籍管理、学位管理、创新基金项目管理、创新成果奖励、研究生奖助、学科竞赛、校外实践等方面。适用于教师的有11个,涵盖了导师管理、教学培养、试卷命制、工作量计算、学科群和学位点建设等方面。
4.联合人才培养。学校积极探索与美国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拉文大学、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滑铁卢大学、台湾铭传大学等国(境)外高校开展联合培养新模式,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研究生,努力发挥多学科融合优势。近四年,学校已选送42名研究生参加“湖北省高校优秀大学生海外游学计划”等项目,赴美国、法国、德国、波兰、意大利、丹麦、加拿大、台湾等国家或地区学习交流。同时,强化与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过程工程研究所、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等高水平科研院所联合培养,不断提高创新人才培养质量。
(四)培养成果
2010年以来,学校研究生教育培养,取得了显著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术成果。学校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共资助项目248项,资助金额154.2万元。研究生创新能力明显提升,以江汉大学研究生名义申请专利3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SCI、EI、CPCI等收录或检索论文60余篇,影响因子最高达8.535。
2.学科竞赛。近四年,我校研究生共获各类学科竞赛奖励64项,其中国家级奖励22项,省部级奖励17项,市级奖励1项,协会级奖励24项。包括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一等奖1项、三等奖11项、全国机器人大赛一等奖1项、“飞思卡尔”杯汽车智能设计大赛创意组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大赛三等奖1项、全国研究生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意设计大赛三等奖1项、全国研究生移动终端应用设计创新大赛三等奖1项、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全国二等奖1项、“互联网+”移动终端设计大赛全国优胜奖3项等。另外,我校艺术硕士也积极参加学科竞赛并取得了较好成绩,曾获得“2016华釜青年奖”青年奖、优秀奖各1项、第四届中国西部国际电影节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第二届万峰林国际微电影盛典二等奖1项、新丝路长安杯大学生国际微电影节一等奖、三等奖各1项,并有多幅作品入选第十一届武汉美术作品年展。
3.综合素质。我校研究生申请并创立了8个社团组织,分别是:男子足球队、男子篮球队、女子篮球队、排球队、羽毛球协会、读书会、语言兴趣小组、声乐兴趣小组。
以社团为依托,研究生参加校内各种文化活动,并取得较好成绩。获湖北省属高校和科研院所研究生篮球联赛第二名、获“中华颂”经典诵读一、二、三等奖,获田径运动会男子甲组团体第三名以及系列单项奖励等诸多奖励和荣誉。
根据科研需要,研究生集中有限的科研力量,跨年级跨学科组建了一支创新团队,通过集体努力,在发表学术论文、申请发明专利、参加学科竞赛、推进创新创业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
此外,研究生每年都积极参加由省教育厅统一组织开展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并努力开拓局面,力争以社会实践为基础,深化和扩大实践成果,创建省研究生工作站。
4.创业就业。我校毕业研究生作为独立法人或者主要参与者,注册成立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公司3个:武汉艾迪创研科技有限公司、武汉九州造物科技有限公司、武汉开瑞微纳科技有限公司。
学校研究生质量得到社会高度认可,2013-2016届毕业研究生就业率均为100%,分赴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富乐(烟台)新材料有限公司、武汉药明康德新药开发有限公司、中国长江动力集团有限公司、华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157家科研院所、事业单位或企业就业,深受用人单位欢迎。
四、硕士学位授权点、学科群和重点学科一览表
硕士学位授权点一览表
| 学术学位型 | | 一级学科名称及代码 | 所覆盖二级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 | | 0773 材料科学与工程 (理学) | 077301 材料物理与化学 | | 077302 材料学 | | 0805 材料科学与工程 (工学) | 080503 材料加工工程 | | 0817 化学工程与技术 | 081701 化学工程 | | 081702 化学工艺 | | 081703 生物化工 | | 081704 应用化学 | | 081705 工业催化 | | 0817Z2 ☆化学生物技术与工程 | | 0871 管理科学与工程 (工学) | 0871Z1 ☆复杂系统理论与方法 | | 0871Z2 ☆信息系统与电子商务 | | 1201 管理科学与工程 (管理学) | 1201Z2 ☆营销与服务工程 | | 1201Z4 ☆投融资决策与风险控制 [/td] [/tr] | | 1201Z5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 | 1201Z1 ☆管理心理与行为科学 | | 专业学位型 | | 类别名称及代码 | 领域名称及代码 | | 0852工程 (085210控制工程) | 化工过程装备与控制 | | 物联网与系统工程 | | 智能监控与系统集成 | | 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 | |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系统 | | 0451 教育 | 045102 学科教学(思政) | | 045103 学科教学(语文) | | 045108 学科教学(英语) | | 045109 学科教学(历史) | | 045112 学科教学(体育) | | 045115 小学教育 | | 045116 心理健康教育 | | 1051 临床医学 | 105101 内科学 | | 105102 儿科学 | | 105103 老年医学 | | 105104 神经病学 | | 105105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 | 105106 皮肤病与性病学 | | 105109 外科学 | | 105110 妇产科学 | | 105113 肿瘤学 | | 105116 麻醉学 | | 105127 全科医学 | | 1351 艺术 | 135107 美术 | | 135108 艺术设计 | | 135101 音乐 | | 135105 广播电视 |
省优势特色学科群、重点学科一览表| 学科类别 | 学科名称 | | 省优势特色学科群 | 光电化学材料与器件 | | 城市圈经济与产业集成管理 | | 省重点学科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 基础医学 |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 控制科学与工程(培育) | | 生物学(培育) | | 市重点学科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 中国语言文学 | | 物理学 | | 工商管理 | | 美术学 |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 专门史 |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 教育学 | | 外国语言文学 | | 体育学 | | 临床医学 | | 设计学 | | 中医学 |
五、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单位代码:11072
招生计划:200人,具体招生计划以教育部实际下达指标为准。
| 一级学科名称及代码 | 二级学科名称及代码 | 研究方向 | 初试科目 | 所在学院及招生计划 | | 0773 材料科学与工程(理学学位) | 077301 材料物理与化学 | 1.光电化学材料与器件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01有机化学 ④801物理化学 ⑤815高分子化学 ⑥819分析化学 ⑦820环境化学 注:④⑤⑥⑦任选1门 |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6) 环境与健康研究院(2) 交叉学科研究院(3) 湖北省化学研究院(1) |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06普通物理 ④811 固体物理学 ⑤821 量子力学 注:④⑤任选1门 | 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3) | | 077302 材料学 | 1.功能材料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01有机化学 ④801物理化学 ⑤815高分子化学 ⑥819分析化学 ⑦820环境化学 注:④⑤⑥⑦任选1门 |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6) 环境与健康研究院(2) 交叉学科研究院(2) |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706普通物理 ④811 固体物理学 ⑤821 量子力学 注:④⑤任选1门 | 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2) | | 0805 材料科学与工程(工学学位) | 080503 材料加工工程 | 1.材料制备与成形技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801物理化学 ⑤820金属材料与热处理 ⑥823 材料化学 ⑦824材料力学 注:④⑤⑥⑦任选1门 |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6) 机电与建筑工程学院(8) 湖北省化学研究院(1) 环境与健康研究院(1) | | 0817 化学工程与技术(工学学位) | 081701 化学工程 | 1.环境化学工程 2.化工过程强化及与模拟 3.化工过程检测及自动化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801物理化学 ⑤802化工原理 ⑥805自动控制原理 ⑦806信号与系统 注:④⑤⑥⑦任选1门 |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2) 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1) | | 081702 化学工艺 | 1.清洁生产工艺与技术 2.绿色化学合成工艺 3.“三废”处理技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801物理化学 ⑤802化工原理 注:④⑤任选1门 |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2) | | 081703 生物化工 | 1.生物化学与应用 2.微生物产品与发酵工艺 3.植物细胞培养工程 4.生物干扰物质的生物医学应用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804生物化学 | 生命科学学院(3) 交叉学科研究院(1) 武汉生物医学研究院(1) | | 081704 应用化学 | 1.生物化学传感器研制与应用 2.食品安全化学 3.环境分析化学 4.光电功能材料化学 5.表面与界面物理化学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801物理化学 ⑤802化工原理 ⑥811固体物理学 ⑦819分析化学 ⑧820环境化学 注:④⑤⑥⑦⑧任选1门 |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2) 湖北省化学研究院(1) 交叉学科研究院(1) 环境与健康研究院(1) | | 081705 工业催化 | 1.催化剂合成、表征及应用 2.气体净化剂的研制与应用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801物理化学 ⑤802化工原理 注:④⑤任选1门 |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2) 湖北省化学研究院(1) | | 0817Z2 ☆化学生物技术与工程 | 1.生物活性物质的结构与功能 2.致害有机物的生物干扰效应 3.天然产物的生物效应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2数学二 ④813药理学 | 医学院(1) 武汉生物医学研究院(1) 交叉学科研究院(1) | | 0871 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学学位) | 0871Z1 ☆复杂系统理论与方法 | 1.复杂系统理论与应用 2.系统决策与优化控制 3.智能信息系统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05自动控制原理 ⑤806信号与系统 ⑥808管理信息系统 ⑦809运筹学 ⑧810数据库原理 注:④⑤⑥⑦⑧任选1门 |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1) 交叉学科研究院(1) 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1) | | 0871Z2 ☆信息系统与电子商务 | 1.网络信息系统集成 |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2) | | 2.信息系统与电子商务 | 商学院(3) | | 1201 管理科学与工程(管理学学位) | 1201Z2 ☆营销与服务工程 | 1.营销战略 2.营销管理理论与实践 3.旅游服务工程与管理 4.国际商务营运管理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3数学三 ④807管理学 ⑤809运筹学 注:④⑤任选1门 | 商学院(1) | | 5.体育赛事组织管理与营销 | 体育学院(1) | | 6.文化艺术产品营销与服务 | 人文学院(1) | | 7.国际文化服务与管理 | 外国语学院(1) | | 1201Z4 ☆投融资决策与风险控制 | 1.投融资与绩效评价 2.风险预警与控制 3.金融管理与金融工程 | 商学院(1) | | 4.投融资风险法律规制 | 法学院(1) | | 1201Z5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 1.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 商学院(1) | | 1201Z1 ☆管理心理与行为科学 | 1.个体积极心理与行为研究 2.群体教育行为的理论与技术 3.行为管理理论与应用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3数学三 ④812管理心理学 | 教育学院(1) | | 0451 教育(专业学位) | 045102 学科教学(思政)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33教育综合 ④803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 | 马克思主义学院(1) | | 045103 学科教学(语文)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33教育综合 ④825语文专业素养 | 人文学院(5) | | 045108 学科教学(英语)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二 ③333教育综合 ④826英语写作与翻译 | 外国语学院(6) | | 045109 学科教学(历史)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33教育综合 ④827历史学专业素养 | 人文学院(9) | | 045112 学科教学(体育)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33教育综合 ④828体育教学论 | 体育学院(6) | | 045115 小学教育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33教育综合 ④829课程与教学论 | 教育学院(6) | | 045116 心理健康教育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33教育综合 ④830发展心理学 | 教育学院(6) | | 085210工程 (控制工程) (专业学位) | 1.化工过程装备与控制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302数学二 ④802化工原理 ⑤805自动控制原理 ⑥806信号与系统 ⑦814机械工程控制基础⑧831数据结构与C程序设计 注:④⑤⑥⑦⑧任选1门 |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3) 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12) 机电与建筑工程学院(2)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8) 交叉学科研究院(3) 环境与健康研究院(8) | | 2.物联网与系统工程 | | 3.智能监控与系统集成 | | 4.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 | | 5.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系统 | | 1351 艺术(专业学位) | 135107 美术 | 1.当代油画与展览策划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702中外美术史 ④816素描 | 美术学院、设计学院(14) | | 2.城市公共艺术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702中外美术史 ④705世界现代设计史 ⑤816素描 注:③④任选一门 | | 135108 艺术设计 | 1.会展与视觉艺术设计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705世界现代设计史④816素描 | | 135101 音乐 | 1.声乐表演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703中西方音乐史 ④817和声﹑曲式 | 音乐学院(6) | | 2.钢琴表演 | | 3.合唱指挥 | | 135105 广播电视 | 1.影视创意与策划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4英语二 ③704影视艺术基础 ④818广播电视理论与实务 | 人文学院(14) | | 1051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 | 105101 内科学 |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6临床医学综合(西医) | 医学院(每个领域3名) | | 105102 儿科学 | | 105103 老年医学 | | 105104 神经病学 | | 105105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 | 105106 皮肤病与性病学 | | 105109 外科学 | | 105110 妇产科学 | | 105113 肿瘤学 | | 105116 麻醉学 | | 105127 全科医学 |
注:1. “☆”为自主设置二级学科;
2. 各科目考试大纲,可以登录研究生处网站查询。
六、各学院研究生招生联系方式
| 学院代码及名称 | 联系方式 | | 001 |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 联系人:刘老师,刘老师 联系电话:18986010491,13995576608 电子邮箱:qiongyuliu@163.com,370761279@qq.com 学院网站:hhxy.jhun.edu.cn | | 002 | 商学院 | 联系人:高老师,柯老师 联系电话:13006143216,13317130579 电子邮箱:799037975@qq.com,784049178@qq.com 学院网站:business.jhun.edu.cn | | 003 | 法学院 | 联系人:赵老师 联系电话:027-84227062 电子邮箱:lixinlaw@163.com,3306316767@qq.com 学院网站:zfxy.jhun.edu.cn | | 004 | 教育学院 | 联系人:张老师,兰老师 联系电话:15002780577,18186516809 电子邮箱:jhdxjyxy@163.com 学院网站:jyxy.jhun.edu.cn | | 005 | 人文学院 | 联系人:庄老师,鲁老师 联系电话:84226670-803,84227057-801 电子邮箱:76130067@qq.com,417923088@qq.com 学院网站:rwxy.jhun.edu.cn | | 006 [/td] [td=1,1,177] 美术学院 设计学院 | 联系人:涂老师 联系电话:13986184766 电子邮箱:madtugeer@qq.com 学院网站:msxy.jhun.edu.cn | | 007 | 机电与建筑工程学院 | 联系人:谭老师 联系电话:18607104803 电子邮箱:tanpatrick@163.com 学院网站:jjxy.jhun.edu.cn | | 008 | 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 联系人:侯老师 联系电话:13971148375 电子邮箱:houqun@jhun.edu.cn 学院网站:wxxy.jhun.edu.cn | | 009 |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 联系人:万老师 联系电话:18971329895 电子邮箱:273352945@qq.com 学院网站:sjxy.jhun.edu.cn | | 010 | 医学院 | 联系人: 张老师 联系电话:027-84225149 电子邮箱:77071383@qq.com 学院网站:medicine.jhun.edu.cn | | 011 | 生命科学学院 | 联系人:王老师 联系电话:13995635324 电子邮箱:594602672@qq.com 学院网站:life.jhun.edu.cn | | 012 | 体育学院 | 联系人:谢老师 联系电话:13476122486 电子邮箱:66199750@qq.com 学院网站:tyxy.jhun.edu.cn | | 013 | 外国语学院 | 联系人:李老师 联系电话:13971502501 电子邮箱:11883731@qq.com 学院网站:wgyxy.jhun.edu.cn | | 014 | 音乐学院 | 联系人:彭老师 联系电话:18062616038 电子邮箱:295692434@qq.com 学院网站:yyxy.jhun.edu.cn | | 015 | 江汉大学湖北省化学研究院 | 联系人:罗老师 联系电话:13360510715360510715871007667 电子邮箱:502482896@qq.com 学院网站:www.hsgtx.com | | 016 | 武汉生物医学研究院 | 联系人:刘老师 联系电话:18627093812 电子邮箱:liul.whibs@aliyun.com 学院网站:whibs.jhun.edu.cn | | 017 | 交叉学科研究院 | 联系人:刘老师 联系电话:18162619097 电子邮箱:360510715@qq.com 学院网站:iir.jhun.edu.cn | | 018 | 环境与健康研究院 | 联系人:王老师 联系电话:18986222146 电子邮箱:whm929@qq.com 学院网站:ieh.jhun.edu.cn | | 019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联系人:龚老师 联系电话:13971245643 电子邮箱:1378364818@qq.com 学院网站:mksxy.jhun.edu.cn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