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一部分www.111kaoyan.com 防盗分割线咨询QQ、微信:2544906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根本点在于
A。世界发展动力问题 B。意识本质问题
C。世界本原问题 D。实践本质问题 (1995年)
6.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是,
A。承认世界是多样的统一 B。承认物质对意识的根源性
C。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D。反对一切形式的二元论 (1995年)
7.主张“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的观点,属于
A。否认人的意识存在的自然唯物主义
B。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辩证唯物主义
C。否认时间与空间存在性的唯心主义
D。把人的意识理解成某种特殊的“精细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 (1999年)
8.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是通过
A。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B。个别与一般的关系界定的
C。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 D。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界定的 (1994年)
9.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过这个范围便是相对的了,这个范围是指
A。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
B。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
C。物质和意识何者更重要
D。物质和意识何者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更密切 (2009年)
10.“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
A。主张物质和意识具有统一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B。主张思想就是物质的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C。认为世界是绝对精神外化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D。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2001年)
11.广大农民在致富奔小康的过程中深切体会到咨询QQ、微信:2544906论的思想 B。万物都是物质的不同表现形式的思想
C。朴素辩证法的思想 D。物质和运动不可分的思想
E。物质运动形式多样性的思想 (2000年)
3.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缺陷在于
A。把质上无限多样的物质世界归结为粒子在量上的不同
B。把某种特殊的物质形态误认为物质的一般特征
C。不了解人类对物质的认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
D。没有以科学的材料作为依据,纯属自发的猜测
E。割裂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物质统一性 (1993年)
4.在下列命题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哲学观点的是
A。世界统一于存在 B。世界是观念的集合
C。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异化 D。世界是上帝意志的创造物
E。物是感觉的复合 (1994年)
5.《传习录》记载咨询QQ、微信:2544906论中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立的根本观点,是世界的本原问题(认为是物质的,是唯物主义,认为是精神的,是唯心主义)的识记与理解。
本题属于直接性试题,考查记忆,选出C即可。
6. C 【解析】本题考查辩证唯物论部分关于彻底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意义的实际应用咨询QQ、微信:2544906论观点。列宁认为“物质和意识的对立,也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在这里,仅仅在承认什么是第一性和什么是第二性的这个认识论的基本问题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这种对立无疑是相对的。”这是因为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反映者同被反映者是相联系的,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可以变成物质”(毛泽东语)。
(3)故A选项是正确的。
10. D 【解析】本题考查对辩证唯物论部分关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区别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本命题是当前在一些人中很流行的说法。心指人的精神。本命题的意思是自己相信的就灵就有,不相信的就不灵就没有,显然是主观唯心主义,正确选项是D。
11. B 【解析】本题考查辩证唯物论中对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的理解和应用。物质是客观实在,意识或精神、思维是对物质的能动的反映,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即先有物质,后有精神;物质不能代替精神,精神不能代替物质;通过实践,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也可以变成物质。
2004年4月16 日,《人民日报》头版刊登题为《创造更加灿烂的先进文化》的署名文章指出咨询QQ、微信:2544906论的主张,认为气是万事万物的本原。
按题干要求,逐项审定。题干是气一元论,A不符合要求,不选;形、光、声都是作为物质的气的不同表现形式,B符合要求,是正确选项;C、D、E都是符合题意要求的,是正确选项。
本题难在古汉语,只要读懂了,选项就比较容易判断。另外,这种试题的选项还可以增加或减少,如果增加一元论思想、朴素辩证法和朴素唯物论相结合的思想,也属于正确选项。由此可见,哲学题是非常灵活的,没有懂、记、会的综合掌握是难以得高分的。
3.ABCE 【解析】本题考查辩证唯物论中关于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的物质观包括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理解。形而上学物质观的根本特点是认为17—18世纪自然科学所发现的不 可再分的最小微粒即原子或粒子就是物质,把自然科学的物质观等同于或取代哲学的物质观。
本题属反面试题,A、B、C、E是符合题意要求的错误观点,是正确答案,D是朴素唯物主义特点,不符合题意要求,属错误选项。
4.CD 【解析】本题考查辩证唯物论部分关于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相区别的观点。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感觉、认识、意志是第一性的,物质世界是第二性的;客观唯心主义则认为在人和物质世界之外的某种“客观”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世界是第二性的。在哲学史上都有一些与之相关的哲学家的名言。
本题属于直接性试题,是对哲学史一些著名观点的考查。A是杜林的折中主义观点,掩盖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虽然是错误观点,但不符合题意要求,不是正确选项。B是贝克莱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C是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D是宗教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E是贝克莱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因此,C、D属于正确选择。
5.AB【解析】本题考查辩证唯物论部分关于思维和存在关系中意识的本质、主观和客观关系的综合应用,批评王阳明的唯心主义的意识观。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这一问题包括何者为第一性、第二性问题、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问题,前者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后者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意识的本质是人脑的机能和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体现了主观和客观的统一。人的意识(包括认识)具有能动性即具有能动地认识物质和反作用于物质的能力。
本题具有相当的难度,首先要读懂这段古汉语,其次要解读它的哲学寓意,再次要用所学观点逐项加以审视。王阳明和他的朋友都认为“天下无心外之物”,即在人的意识之外无独立存在之物,否认了物质的客观性,这是主观唯心主义;而王认为当见此花或感觉到花时,“花不在你的心外”,而在你的心中,对花的感觉就等于花的存在。逐项审视什么是王的错误观点,只有A、B选项。按照我们所说的答题方法,这是属于反面出题,C、D是正确观点,肯定是错误答案,不选;E是正确观点,故也不能选。
6.CE【解析】本题考查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原属历史唯物主义部分的内容,现属唯物论部分的内容,也可以说是认识论的内容。第一自然可称为自在自然,第二自然可称为人化自然。
本题属于综合性考题,用所学理论逐项审定。第一自然、第二自然都是物质,不包含意识,A是错误选项;第二自然是实践的产物,而不是意识的产物,B是错误选项;C是正确选项;D是机械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是错误选项;第一自然是未经改造的,第二自然是已经改造的,但都是人类认识和改造的对象,故E为正确选项。
7.DE【解析】本题考查辩证唯物论部分关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的理解及应用能力。物质决定意识,意识能动地反作用于物质。毛泽东说咨询QQ、微信:2544906内容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关于唯物论部分的内容,主要涉及了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回答了世界是什么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涵盖了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意识观与实践观等内容。在出题方式上以选择题为主。
分析讨论:如何理解世界的物质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