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重点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考研面试增加印象分,实用新型专利包过申请发明专利申请并不难,代写全部材料,轻松申请!包过加急版发明专利申请,保研、考研面试加分利器!
查看: 1587|回复: 0

法律硕士#2016考研究生中国法制史冲刺梳理#三国两晋南北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6-29 16:27: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发明专利申请,代写全部材料。
三国两晋南北朝
(一)法律思想咨询QQ、微信:2544906魏诸律之嚆矢”。(官当入律,失传。释:官当指封建社会允许官吏以官爵折抵徒罪的一种特权制度);《北齐律》(代表作)武成帝清河三年(564)完成,在“久为法官、明解律令”的律学世家封述等人主持下完成,共12篇,949条。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立法成就最高、对隋唐法典影响最直接的一步法典。一是开创了十二篇的法典体例。二是首创《名例》篇并置首。三是律条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四是改革刑罚制度,确立笞杖徒流死新五刑五是首创“重罪十条”(释:“重罪十条”的产生:三国两晋南北朝最重要的罪名是《北齐律》中的“重罪十条”,指危害地主阶级利益的十种重大犯罪。(不在八议论赎之限)具体指:反逆、恶逆、大逆、不道、不敬、不孝、不义、叛、降、内乱。处罚极重:本人;亲属不宽宥;思想犯,“先斩后奏”,隋初制定的《开皇律》将这一规定稍加修改而称为“十恶”,其主要内容与基本精神与“重罪十条”一脉相承。从此,“十恶”制度作为封建法律中一项最基本、最重要、最核心的内容规定于后世法典之中,直至明清)4、《麟趾格》和《大统式》541年,修成《麟趾格》545年,编成《大统式》律学大发展注释律学空前兴盛。
(四)法律形式1、律2、令“律以正罪名,令以有事制”;“凡不宜入律者,悉以为令”(律令为主)3、格4、式(在汉代的基础上增加格式)5、科6、比。
(五)法律形式的变化:形成律令科比格式互用的立法格局。科补充与变通律,格与令也补充律,比是比附类推,式是公文程式。
(六)法律内容的发展变化
1)法典体例逐渐定型:1、《名例》篇确立2、十二篇体例形成3、以注(疏)附律4、律条简要5、明确法律概念术语。
2)刑罚制度的重大变化1、彻底废除宫刑,规定绞、斩等死刑制度,规定流刑,规定鞭刑、杖刑2、改进妇女从坐的法律,缩小从坐范围3、流刑确立,封建五刑初步形成,名实相符。
3)官僚特权制度法律化:1、八议入律:议亲、议故、议贤、议能、议功、议贵、议勤、议宾2、官当出现(北魏律)3、九品中正制(九品官人法)选拔官吏的行政法律制度,设“中正”官,三等九品,故名,利弊参半,“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4)官口占田荫户制度(经济特权)4、罪行确立标准儒家化。
(七)“准五服以制罪”原则的确立:五服之亲即九代(族),均属有服亲,称为“五服”。据服丧时间的长短和丧服质地的粗细,分为五等,称五服亲:斩衰(音催),服丧三年;齐(音资)衰,一年;大功,九个月;小功,五个月;缌麻,三个月。所谓‘准五服以制罪’,即对于五服亲属间的侵害行为,依亲疏关系来定罪。关系越近,尊犯卑越轻,卑犯尊越重。是法律儒家化的重要体现。
(八)留养承嗣:《北魏律》规定。指案情属实、罪名恰当,但有亲老丁单情形,合乎申请留养条件者,经皇帝裁决,可待亲老去世或有人奉养、祭祀时再接受刑罚。
(九)司法制度
1、变化:①北齐时正式设大理寺,御史监督职能加强。②中央统治机构由一省向三省转变,尚书省“三公曹”、“三千石曹”执掌司法。③死刑复奏制度:三国两晋南北朝时开始将死刑权归中央,死刑复奏制度初具规模。
2、诉讼审判制度:1、皇帝直接行使司法审判权2、建立死刑奏报制度:北魏太武帝始光四年(427)3、设立登闻鼓直诉制度4、规定上诉(乞鞫)、特使察囚和案验制度(1)上诉(乞鞫)(2)特使察囚制度(3)案验制度3、滥用刑讯:重枷、测罚、测立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考研重点论坛

GMT+8, 2025-11-7 21:2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