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重点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考研面试增加印象分,实用新型专利包过申请发明专利申请并不难,代写全部材料,轻松申请!包过加急版发明专利申请,保研、考研面试加分利器!
查看: 785|回复: 0

导师信息#武汉大学研究生院导师信息#郑传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8-1 03:44: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发明专利申请,代写全部材料。
武汉大学艺术学系硕士研究生导师介绍咨询QQ、微信:2544906杂剧中的“贪淫破家”悲剧》,《戏剧》2000年4期;
18.《戏曲程式的文化蕴涵与历史命运》,《北京大学学报》2001年1期;
19.《论元南戏中的“贪淫破家”悲剧》,《武汉大学学报》2001年1期;
20.《〈张千替杀妻〉杂剧斠律》,《文艺研究》2001年2期;
21.《〈村乐堂〉杂剧斠律》,武汉大学《人文论丛》2001年卷(2002年出版);
22.《民俗与戏曲的俗文化品格》,《戏曲研究》第62辑(2003年6月);
23.《儒家文化的历史地位及其对古典戏曲的影响》,《戏曲艺术》2003年4期;
24.《节日民俗与古代戏曲文化的传播》,《东南大学学报》2004年1期;
25.《以梦释戏的理论意义与美学价值》,《戏曲研究》第65辑,中国戏剧出版社2004年5月出版;
26.《古典戏曲大团圆的民俗学解读》,《戏曲艺术》2004年2期;
27.《精神的渗透与功能的混融》,《戏曲艺术》2004年4期;
28.《戏曲舞台色彩的表现功能与文化意义》,韩国《中国文化研究》2004年5期。
29.《西学、国学与20世纪戏曲学》,《湖北大学学报》2005年5期;
30.《南戏体例“输入”说质疑》,《武汉大学学报》2007年1期;
31.《大学戏曲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以大陆综合大学为例》,《“戏曲教育的回顾与展望”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7年4月台湾师范大学文学院出版;
32.《中国戏曲中的宗教剧及其特点》,北京语言大学《中国文化研究》2007年4期;
33.《中国与印度戏剧体例“逼肖”说质疑》,武汉大学《人文论丛》2007年卷;
34.《与宗教智慧》,《武汉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35.《新编昆剧斠律》,《中国昆曲论坛》2008年卷,《戏曲艺术》2009年2期;
36.《地方戏如何进行跨文化传播》,《戏曲研究》第七十九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年9月版;
37.《历史剧四题》,《中华戏曲》第四十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年12月版;
38.《元代宗教剧的蕴涵及游戏品格》,《中国戏曲理论的本体与回归——’09中国戏曲理论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年4月版;
39.《地域性•乡土性•民间性——论地方戏的特质及其未来之走势》,《湖北大学报》2010年6期;
40.《琐细与平实中也有让人震撼的内容——沈虹光剧作的艺术特色》,《江汉论坛》2011年9期;
41.《“跨文化京剧”的历程与困境》,《东南大学学报》2012年6期。(与曾果果合作完成,第一作者);
42.《论元杂剧中的佛教剧》,《武汉大学学报》2013年1期。
奖助、奖励及荣誉称号等
1.1989年获美国王安汉学研究院颁发的“汉学研究奖助金”;
2.1989年获湖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颁发的“湖北省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
3.1992年起领取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4.1995年获国家教委颁发的“全国高校出版社优秀学术著作一等奖”;
5.1995年获湖北省人民政府颁发的“湖北省首届优秀社科成果三等奖”;
6.1998年获武汉市人民政府颁发的“武汉市第六次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
7.1999年获湖北省文联颁发的“文艺理论明星奖”;
8.2001年获湖北省人民政府颁发的“湖北省第二届优秀社科成果二等奖”;
9.2002年获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的“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
10.2003年获武汉市人民政府颁发的“武汉市第八次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
11.2005年获中国文联第五届文艺评论奖(理论文章类)二等奖;
12.2009年获教育部颁发的第五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著作类三等奖;
13.2011年获武汉市人民政府颁发的“武汉市第十二次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与黄蓓合作完成,第一作者)。
主要学术兼职
1.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
2.中国古代戏曲学会副会长
学习及工作经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考研重点论坛

GMT+8, 2025-11-10 04:4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