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个人基本信息
杨其静,男,1972.12生于重庆市北碚区,经济学博士,现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教育背景
1992.9-1996.7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系,获经济学学士学位
1996.9-1999.7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攻读硕士学位
1999.9-2002.7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攻读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02.7--至今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任教
2005.7被评聘为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
2009.12被评聘为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
2011.7被评聘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留学经历咨询QQ、微信:2544906委托代理模式”,《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8(3),第13-15页。
工作论文
1.“产业控制的政治经济学分析”(与张冠甲合作)
2.“PE更能发掘和培育创新型企业吗?”(与程商政或者)
3.“地方政府工业土地出让行为研究咨询QQ、微信:2544906春、刘凤良、雷达、陈彦斌、杨其静):获中国人民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08.12)。
入选2008年“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
《企业家的企业理论》(独著):获“北京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政府,2006.12)
《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创新的经济学分析》(杨瑞龙主编,杨其静撰写第十章“国有企业经营者的选择与监控机制创新”),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12:获“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教育部,2006.12.14)。
博士论文《企业家的企业理论》: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2004.09)
博士论文《企业家的企业理论》:获“中国人民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003)。
1.“财富、企业家才能与最优融资契约安排”(《经济研究》,2003(4)):获“北京市第八届哲学人文科学二等奖”(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政府,2004.12)。
2.《专用性、专用性与企业制度》(与杨瑞龙合作):获“第八届中国人民大学优秀科研成果论文类优秀奖”(2003)
3.《国有企业治理结构创新的经济学分析》(杨瑞龙主编,杨其静承担第十章“国有企业经营者的选择与监控机制创新”):获“北京市第七届哲学人文社会优秀成果二等奖”(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政府,2002.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