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王俊玲,女,1974年11月生,中共党员,动物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近五年主持完成兰州市科技局科技计划项目社会发展类(医药卫生类)项目1项、横向课题2项、兰州大学交叉学科青年创新研究基金项目1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自由探索项目2项;参与兰州市城关区2007年度科技局科技攻关项目1项;参与2008年度兰州市红古区科技局科技攻关项目1项;参与横向课题2项。2002年获甘肃省高校科技进步奖三等。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SCI上发表论文3篇,在国家级杂志发表文章数十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CSCD 上发表7篇。主要承担预防、卫生事业管理和临床专业本科生和预防研究生的的教学工作。
主要学习工作简历咨询QQ、微信:2544906素检测研究(2008.1-2008.12),参与(排名第二),兰州市红古区科技局科技计划项目。9.兰州市学龄前儿童微量元素检测研究(2007.1-2007.12),参与(排名第三),兰州市城关区科技局科技计划项目,已鉴定。10.甘肃省医疗废物管理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2009.1-2011.12 ),参与(排名第五),横向课题(已鉴定为国内领先)。11. 榆中县2011年度50个新农村村庄建设规划(2011.4.23-2012.11.30),参与横向课题。12. 城市社区卫生预防保健能力提升研究(2012.11.12-2013.9.11),参与,横向课题。发表主要文章咨询QQ、微信:2544906素水平的影响。中国地方病学杂志,2011,30(3)咨询QQ、微信:2544906素检测研究。中国妇幼保健杂志,2009,24(6)咨询QQ、微信:2544906素检测结果分析。中国实用医药杂志,2008,3(27):27-29。[20]刘一亚,孙应彪,王俊玲,朱玉真。硫酸镍对大鼠生殖细胞的影响。毒理学杂志,2007,27(1):53-54。[21]孙应彪,王丽娟,王俊玲。镍染毒大鼠睾丸生精细胞凋亡及其对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 毒理学杂志,2007,21(7):36-39。
获奖情况:
[1]甘肃省有色金属镍铬钴联合毒性评价,2002年甘肃省高校科技进步奖三等(09/11)。[2]2009年被评为兰州大学“工会积极分子” 。[3]2011年被评为兰州大学“优秀女职工工作者” 。[4]2007年和2012年被评为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优秀共产党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