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师姓名:  | 罗菊春  |  照片:无 | 
| 性别:  | 男  | 出生年月:  | 1937 年9 月8 日  | 
| 院系名称:  | 林学院  | 一级学科:  | 生物学  | 
| 二级学科:  | 生态学  | 研究方向1:  | 群落生态学  | 
| 研究方向2:  | 保护生物学  | 研究方向3:  | 森林经营学  | 
| 政治面貌:  | 中共党员  | 现任职务:  |   | 
| 现在职称:  | 教授  | 职称评定时间:  | 1990 年1 月1 日  | 
| 导师最后学历:  | 本科  | 导师最后学位:  | 学士  | 
| 获学位时间:  | 1 年1 月  | 获学位单位:  | 北京林学院  | 
| 是否院士:  | 非院士  | 是否留学:  | 否  | 
| 留学国别:  |   | 留学时间:  |   | 
| 硕导、博导:  | 博导  | 批硕、博导时间:  | 1986 年3 月1 日  | 
| 在读硕士:  | 6人  | 毕业硕士:  | 20人  | 
| 在读博士:  | 3人  | 毕业博士:  | 10人  | 
| 上岗时间:  | 1986 年6 月1 日  | 现在在岗否:  | 是  | 
| 是否外聘导师:  | 否  | 原外聘单位名称:  |   | 
| 是否千百万人工程:  | 否  | 是否长江学者:  | 否  | 
| 其它称号:  |   | 所在学科是否博士后流动站:  | 是  | 
| 工作简历:  | 1961.1—现在:在北京林业大学任教 61年1月—66年5月,在东北教学试验林场做科研、带实习工作; 1978年3月—9月,在西藏做科学考察; 1981年3月—1982年3月,在林业部出国培训中心学习英语; 1985年5月—7月,在美国学习考察; 1988年5月—1990年,在大兴安岭主持森林火灾后更新恢复科研与咨询工作; 1992年—2000年,在中科院长白山开放生态研究站做研究; 另外,1974年——1975年,参加全国森林二类调查试点工作;1975年——1979年,先后 在西南、西北地区做科学考察;80—88年,在华北地区做次生林与农林复合经营科研工作; 从92—2002年,先后应邀去美国、瑞士、英国、芬兰、加拿大、日本等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与考察。 1988年以来,担任森林生态学与造林学两学科学术带头人,98—2001担任生态学科带头 人。  | 
| 教学工作:  | 先后为本科生讲授《林业概论》、《森林生态学》、《生态学》、《生物多样性概 论》、《森林经营学》、《植物学》、《写作知识》、《专业概论》、《应用生态学》等。 为研究生讲授《高级森林生态学》。 1997年之前,为林业专业本科生带东北林区综合教学实习;2002、2003带生物学院生态 学实习。  | 
| 研究领域:  | 1、森林生态学; 2、森林经营学; 3、保护生物学; 4、自然保护区学; 5、生态城市规划; 6、农林复合经营。  | 
| 在研课题:  | 《沙地云杉引种试验研究》,来源于国家林业局课题,从2001年至2004年,经费12万,主持 该项目。  | 
| 论文目录:  | 《兴安落叶松林结实研究》、《北京百花山百花次生林结构与生产力研究》、《山东农林复 合生态系统经营研究》、《不同干扰下阔叶红松林植物多样性]研究》等80余篇。在国外杂 志发表4篇。  | 
| 著译目录:  | 《林业概论》、《森林生态学》、《造林学》、《森林环境学》、《森林培育学》等全国统 编教科书与《中国农林复合经营》、《中国国家自然保护区》、《中国森林资源与可持续发 展》、《中国林业发展可持续展战略研究》等专著(以上参编)与《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 文)指导手册(林业卷)》、《生态学论坛(一)》、《二十一世纪的林业》(以上主 编)。  | 
| 科研成果:  | 1983~1986年于华北林区做次生林生产力与经营技术研究;1987~1989年在大兴安岭林 区做森林群落与立地条件分类;1990~1993年在山东茌平县做黄河故道沙荒地的改造,建立 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研究;1994~1996年做“坝上坝下森林/草原交错带”,同时做“长白山 林区森林/沼泽交错群落研究”以及做“长白山林区红松原生次生林群落结构与生产力的研 究”。其中有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两项博士点基金,两项中科院长白山生态定位站科学 基金以及林业部的一个研究项目,国家林业局的一个研究项目。 1990年主持完成的“大兴安岭西林吉林业局森林立地分类的研究”被鉴定为国内先进水 平;1993年主持完成的“山东省黄淮海平原农业综合开发中林业发展研究”被鉴定为国内领 先水平,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被列为“林业部1996年百项成果推广”项目之一;1998 年主持完成的“长白山林区阔叶林林隙动态与林内红松恢复研究”鉴定为国内领先水平,部 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参加中科院李文华院士主持的“西藏森林”(1986)、“中国农林复 合经营”(1993)的研究并编写专著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这些科研成果有两项获林业部科 技进步奖,两项获中科院自然科学奖,两项成果进入林业部《林业100项成果推广》行列。 现在与生产单位合作开展“长白山林区珍贵用材树种种群动态与培育技术研究”,“内蒙古 白音敖包地区森林可持续经营技术研究”进行了较大规模的试验,为发展我国森林资源与保 护生态与环境探讨有效途径。  | 
| 成果推广应用情况:  | 1、1993年主持完成的“山东省黄淮海平原农业综合开发中林业发展研究”被鉴定为国内领 先水平,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被列为“林业部1996年百项成果推广项目”之一; 2、1998年主持完成的“长白山林区阔叶林林隙动态与林内红松恢复研究”鉴定为国内领先 水平,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999年列为国家林业局百项成果推广项目之一。  | 
| 表彰和荣誉:  | 1、1984年获学校“先进工作者”称号; 2、80年代,两次获得学校“模范班主任”称号;多次教书育人先进教师称号; 3、90年代两次被学校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4、1989年,被国家教委、农业部、林业部联合评选为““在支农、扶贫和为农林生产服务 中成绩突出专家”,并获奖; 5、先后获林业部、中国科学院的科技进步奖与自然科学奖三次。  | 
| 主要兼职:  | 1、1996年至今,任中国林学会森林生态学分会常委、副理事长; 2、1998年至今,任国家林业局天然林保护中心、造林绿化司科技咨询专家; 3、1997年至今,任国家林业局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选委员会委员, 任国家环保总局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评选委员会委员; 4、1990年—1998年,任中国农学会顾问团成员。  | 
| 备注:  |   | 
| 办公室电话:  | 62338266  | 
| 住宅电话:  | (暂不公布)  | 
| 传真:  |   | 
| 手机:  | (暂不公布)  | 
| 通讯地址:  | 北京林业大学76号信箱  | 
| 邮政编码:  | 100083  | 
| 电子邮件地址:  | juchun_luo0102@sina.com  | 
| 主页地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