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武汉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生导师汪树东介绍如下咨询QQ、微信:2544906结构的价值迷思》,载《理论与创作》2004年第5期。
19、《“世纪之交文学的境遇与对策”学术研讨会综述》,载《北方论丛》2004年第5期。
2005年
20、《启蒙理性叙事中的酒神精神取向》,载《学术探索》2005年第1期。
21、《论于坚诗歌的精神立场》,载《石河子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年第2期。
22、《论中的母神型自然人形象》,载《沈阳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年第2期。
23、《论鲁迅精神中的自然主义取向》,载《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年第4期。
24、《历史理性的建构与个体立场的悬搁》,载《新疆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年第4期。
25、《现代性语境中的鲁迅与卡夫卡》,载《鸡西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
2006年
27、《翠翠:赤子型自然人的爱与死》,载《名作欣赏》2006年第8期;摘转于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文摘卡》2006年第3期。
28、《论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桃花源原型》,载《学术交流》2006年第5期;摘转于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文摘卡》2006年第4期。
29、《自觉追寻酒神精神的文学叙事》,载《文艺评论》2006年第2期。
30、《中国古代文学的精神立场简论》,载《船山学刊》2006年第2期。
31、《看护大地:生态意识与郭雪波小说》,载《北方论丛》2006年第3期。全文收录于李长中主编的《生态批评与民族文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一书中。
32、《从价值层面重读〈边城〉》,载《兰州学刊》2006年第8期。
33、《重论〈棋王〉的价值立场》,载《石河子大学学报》(哲科版)2006年第3期,论点摘编于《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科版)2007年第1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概览”。
34、《母神原型与新时期小说》,载《贵州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35、《呼唤超越精神的出场》,载《文艺评论》2006年第4期。
36、《生态意识:文学写作的新向度》,载《写作》2006年第12期。
2007年
37、《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中的价值冲突和价值分析》,载《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年第2期。
38、《论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赤子原型》,载《东岳论丛》2007年第1期。
39、《从价值层面重读〈红高粱家族〉》,载《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1期。全文收录于李斌、程桂婷主编的《莫言批判》(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一书。
40、《母神崇拜与20世纪中国文学》,载《学术交流》2007年第3期。
41、《迟子建长篇小说创作论》,载《理论与创作》2007年第2期。
42、《对大自然的诗意怀想:生态意识与迟子建小说》,载《石河子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5期。
43、《为大地而歌:生态意识与于坚诗歌》,载《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6期。
44、《论迟子建小说中的畸异人物》,载《北方论丛》2007年第5期。
45、《文艺审美与生态精神》,载《新疆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6期。
2008年
46、《守望大地:生态意识与徐刚的生态文学》,载《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47、《生态意识与李存葆的绿色大散文》,载《东方论坛》2008年第6期。
48、《酒神精神与20世纪中国文学的革命叙事》,载《辽宁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年第4期。
49、《论1980年代中国文学的生态意识》,载《江淮论坛》2008年第4期。
50、《为动物而哀歌:生态意识与叶广芩小说》,载《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年第6期。
51、《融入野地:生态意识与张炜文学创作》,载《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52、《论19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的生态意识》,载《延安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53、《革命话语与生态意识的冲突》,载《中国雅俗文学研究》2008年第2、3辑。
2009年
54、《“文学理论范式及其转换”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合作),载《文学评论》2009年第1期。
55、《启蒙者的爱与死:鲁迅小说〈伤逝〉再解读》,载《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09年第6辑。
56、《迟子建小说的温情书写》,载《艺术广角》2009年第1期。
57、《论20世纪90年以来中国文学的生态意识》,载《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9年第2期。论点摘转于《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9年第8期。
58、《论迟子建小说的温情叙事》,载《绥化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59、《以真诚的文字托举激情与爱意——评诗集〈李琦近作选〉》,载《文艺评论》2009年第2期。
60、《童心本位的追寻与坚守——〈龙江当代文学大系(1946—2005)·儿童文学卷〉导言》,载《文艺评论》2009年第3期。
61、《论中国当代文学的生态意识的来源》,载《天府新论》2009年第3期。
62、《论〈狼图腾〉的生态意识》,载《前沿》2009年第5期。
63、《论迟子建小说的价值立场》(合作),载《学理论》2009年第9期。
64、《东北大地上的诗意怀乡者——迟子建、阿成文学创作研讨会综述》(合作),载《文艺争鸣》2009年第9期。
65、《重塑中国文学绿色之维——论中国当代文学的生态意识》,载《文学评论》2009年第6期。全文收录于《中外生态文学评论选》(斯炎伟主编,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一书中。
2010年
66、《论迟子建小说的反现代性》(合作),载《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第3期。
67、《迟子建小说与道家思想》,载《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68、《论中国当代文学的反生态写作》,载《山西大学学报》(哲社版)2010年第2期。
69、《生态意识与中国当代小说的动物叙事》,载《北方论丛》2010年第3期。
70、《触摸历史深处的人性畸变——评邓焕的中篇小说》,载《小说林》2010年第3期。
71、《生态意识与苇岸散文》,载《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72、《抚摸尘世的善意和悲怆——阿成短篇小说简论》,载《文艺评论》2010年第4期。
73、《论1949—1976年中国文学的自然书写》,载《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74、《精神乌托邦的致命危机——海子诗歌与中国当代诗歌精神的重建》,载《石河子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论点摘编于《新华文摘》2011年第2期。
75、《“世界文学”眼光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评朱栋霖主编》,载《文艺争鸣》2010年第10期。
2011年
76、《底层社会的沉沦与救赎——评闫文志中篇小说》,载《小说林》2011年第2期。
77、《生命韧性与浪漫梦想——评何凯旋的话剧创作》,载《文艺评论》2011年第4期。
78、《情爱伦理的脆弱与两难——评张艳茹的中篇小说》,载《小说林》2011年第4期。
79、《底层生命的灾难与脆弱——评吴海中的中篇小说》,载《小说林》2011年第5期。
80、《寒地黑土的民间精神——评何凯旋长篇小说》,载《绥化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
81、《“乡下人进城”文学叙事的意义与可能——评周文刚的中篇小说》,载《小说林》2011年第6期。
82、《全球化时代精神与生态的双重危机——论艾特玛托夫的叙事伦理》,载《俄罗斯文艺》2011年第4期。
83、《论中国当代文学的生态批判》,载《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
2012年
84、《灰暗现实中的灰色人生——评张克盛的中篇小说》,载《小说林》2012年第1期。
85、《断代诗学的突破与重构——评吴井泉的》,载《学术交流》2012年第2期。
86、《人性之恶、浪漫素质与民间精神——论何凯旋小说的叙事伦理》,载《文艺评论》2012年第3期。
87、《“文学是人学”思想在大学文学教育中的建构与展开》,载《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年第4期。
88、《乡村伦理失序的一曲悲歌——评陈小江的中篇小说》,载《小说林》2012年第2期。
89、《筑造龙江当代文学的宏伟景观——评冯毓云等主编的》,载《学术交流》2012年第4期。
90、《石油创业者生活的史诗性画卷——评王立纯的长篇小说》,载《绥化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
91、《揭开那令人窒息的底层现实——评钱玉贵的中篇小说》,载《小说林》2012年第3期。
92、《潜规则底下的畸形众生相——评纪洪平的中篇小说》,载《小说林》2012年第4期。
93、《看护大地与叩问灵性——中国当代生态文学的宏观鸟瞰》,载《绿叶》2012年第5期。
94、《论陈美兰当代文学研究的问题意识与人文情怀》,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2年第10期。
95、《发掘底层民间支撑历史的善良与坚忍——评赵宏兴的中篇小说》,载《小说林》2012年第5期。
96、《竭力昭示生活水面下的真理——评陈美英的中篇小说》,载《小说林》2012年第6期。
97、《工业化时代的自然之死——生态文学中的工业与环境》,载《绿叶》2012年第8期。
2013年
98、《世俗化时代中的人格坚守及其沦陷——评钱玉贵的中篇小说》,载《小说林》2013年第1期。
99、《底层精神、先锋探索和现实批判——2012年小说代表作扫描》,载《小说林》2013年第2期。
100、《洞察欲望迷梦底下恐怖的人性逻辑——评马忠静的中篇小说》,载《小说林》2013年第3期。
101、《直击社会溃败的世道人心——评宋小词的中篇小说》,载《小说林》2013年第4期。
102、《构筑广阔而深刻的人性景观——本期黑龙江中青年作家小说评论》,载《小说林》2013年第5期。
103、《回望历史的悲悯情怀和时代脉搏的精准把握——本期黑龙江作家小说评论》,载《小说林》2013年第6期。
104、《底层人民的生活苦难和人性亮色——评徐岩小说集》,载《文艺评论》2013年第1期。
105、《呼唤人性和生态的双重救赎——评杨利民生态话剧》,载《文艺评论》2013年第3期。
106、《在阔大的人性景深中发掘少年成长的主体性——论常新港少年成长小说的叙事伦理》,载《文艺评论》2013年第5期。
107、《平民世界的人性畸变与生命温情——论陈力娇小说的人性图景》,载《文艺评论》2013年第9期。
108、《挥洒激情与寻觅尊严——论张雅文的生命意识》,载《文艺评论》2013年第11期。
109、《详实厚重的文体接受研究力作》,载《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
110、《重构中国现代文学新图景的阅读期待——陈思广评介》,载《成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3期。
111、《以生态的眼光发掘世界的诗意——论红豆诗歌的生态伦理》,载《石河子大学学报》(哲社版)2013年第4期。
112、《探寻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迷误和精神遗产——评孙德喜的》,载《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13年第12辑。
113、《摹仿性欲望的悲喜剧——重论兼及莎士比亚的现代性》,载《长江学术》2013年第2期。
114、《民间精神与荒诞的权力运作机制——论刘震云的叙事伦理》,载《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8期。
115、《构筑主流与民间之间的多维景观——论杨利民话剧的生命意识》,载《戏剧艺术·上海戏剧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
116、《类型小说的文化发生学考察》,载《创作与评论》2013年7月号(下半月刊)。
2014年
117、《人间情味的咂摸和蛮横世道的针砭——评陈旭红的中篇小说》,载《小说林》2014年第1期。
118、《在小说世界中坚守精神高地——2013年小说代表作扫描》,载《小说林》2014年第2期。
119、《经济大潮下乡村生态和心态的沦陷——评程相崧的中篇小说》,载《小说林》2014年第3期。
120、《农民进城的念想及其迷误——评李正贵的中篇小说》,载《小说林》2014年第4期。
121、《重塑水浒式的民间英雄——评刘东衢的中篇小说》,载《小说林》2014年第5期。
122、《在欲望噩梦的边缘醒来——评张弛的中篇小说》,载《小说林》2014年第6期。
123、《万物一体:生态伦理的存在论之基石》,载《绿叶》2014年第2期。
124、《探究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生命困境——论李洱的叙事伦理》,载《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14年第3期。
125、《对“怪力乱神”的观念艺术的学理性烛照——王杰泓评介》,载《文艺新观察》2014年6月(下)。
126、《文学:打破人生的自明状态》,载《文艺评论》2014年第7期。
127、《在时代大潮中捕捉知青生命的多频光谱——论张抗抗知青小说的生命意识》,载《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2014年第14辑。
2015年
128、《从生态批评视角重审西方漂流小说》,载《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
129、《当代文学的新疆体验书写》,载《长江学术》2015年第2期。
130、《从超越视角审视现代人的生存困境——论林湄长篇小说的叙事伦理》,载《华文文学》2015年第4期。
131、《文学的高峰如何铸就——兼谈当前中国文学超越精神的重建问题》,载《文艺评论》2015年第7期。
132、《寻觅母族的隐秘生命力——评阿来中篇新作》,载《阿来研究》第3辑(四川大学出版社2015年11月版)。
133、《古典美学的现代镀亮——从看迟子建长篇小说新的艺术追求》(合作),载《文艺评论》2015年第5期。
134、《边地民间的人性风景——评迟子建长篇新作》(合作),载《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15年第3期。
135、《人文知识分子的犬儒化倾向及其反思——评阎真长篇新作》(合作),载《创作与评论》2015年第11期。
136、《文化批判视角下的家庭暴力书写——评王季明的中篇小说》,载《小说林》2015年第1期。
137、《在小说中触摸时代的低沉脉搏——2014年小说代表作扫描》,载《小说林》2015年第2期。
138、《商战搏杀中的人性迷失——评袁亚鸣的中篇小说》,载《小说林》2015年第3期。
139、《揭开畸形权力欲望的阴暗一角——评张弛的中篇小说》,载《小说林》2015年第4期。
140、《在想象和回忆中怅望那场苦难的战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专辑评论》,载《小说林》2015年第5期。
141、《地方故事的诗意叙述——评孙且的中篇小说》,载《小说林》2015年第6期。
2016年
142、《文学经典的本质维度及当前文学的欠缺》,载《天津文学》2016年第2期。
143、《极地之女的诗意还乡》,载《文艺评论》2016年第1期。
144、《学衡派的反现代性文化选择》,载《北方论丛》2016年第2期。
145、《立足于道家传统的文化保守主义风范》,载《江汉论坛》2016年第5期。
146、《揭示现代文明冲击下藏族生活的常与变——评次仁罗布小说集》(合作)载《阿来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2016年5月)第4辑。
147、《当代中国生态文学的四个局限及可能出路》,载《长江文艺评论》2016年第4期,论点摘编于《新华文摘》2017年第4期。
149、《触摸底层人民的生命悸动——评薛喜君的中篇小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