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常识解答
1、报考条件
(1)基本要求
专科毕业两年以上(实际上专科毕业第二年的10月份就可以报名了)。
(2)附加要求
招考单位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严于国家规定的基本要求。
①不允许跨专业报考
②持有大学英语4级证明
③本科阶段多门主干科目成绩
④在省级以上刊物以第一或第二作者身份发表专业内论文,或在报名时提交一篇论文
⑤部分院校、专业不接收同等学力
另,具体附加要求参看专题内的注意事项。
2、报考流程
(1)信息的收集
①学校专业信息咨询QQ、微信:2544906积分。相对数三而言难度低。
管理类联考中的数学考查内容是初高中的基础数学,从难度上说要比数三简单很多,但题量很大。
②数学复习策略
数学侧重课后习题的同时也要与辅助资料相联系。在复习中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有助于提高做题速度。
2)英语复习指南
①英语一与英语二的区别
整体而言,英语一更难些。 学术型研究生考英语一,专业学位研究生考英语二。但也有部分专硕考英语一,如法律硕士(非法学)就考英语一。
②英语复习策略
在全程复习过程中,英语词汇的积累、翻译技巧、写作方式尤为重要。
(3)政治复习指南
政治复习策略
政治主要分为马原、毛中特以及史纲几个部分,不同部分使用的参考书与复习方法也都不同。
2、专业课指南
因为不同的专业课差异很大,同专业在不同学校之间也存在着要求的差异,因而,专科考生首先要明确自己计划考取的专业。当然,考研帮也为大家提供了一份专业课指南供参考。
我们就确定专业,进行通用知识点的复习,确定学校,一轮二轮复习等方面进行详细的指导。
3、信息获取方式
获取信息是专科生考研全程需要关注的事情,以下提供几种可行的复习途径:
(1)招生简章
一般在9月份甚至更早时间发布,由各个学校的研招网公布。提供的信息十分繁杂,需要专科生重点关注的信息有:要报考的专业是否接收同等学力考生,实际招生的人数,导师及其研究方向的介绍,考试科目以及提供的参考书信息。如果没有提供参考书,只提供大体的考试范围情况下,需要你通过往年真题来归纳复习范围或是通过考研论坛里面前辈们提供的经验进一步获取精确的信息。
(2)往年真题
考研论坛通常是往年回忆版真题的出处,通常有前辈在考试过后,提供回忆版的真题,耐住性子多翻阅帖子就能收集到不少专业课试题的信息。
(3)往届前辈
通过论坛等社交网络获取往届前辈的联系方式,他们提供的信息时效性和实用性都很强。
(4)网站或论坛
如果能上网,现在有很多考研网站,如考研帮可以直接下载历年真题,查找经验及院校信息;其次,考研论坛也常有师兄师姐出没,积极主动地讨教也能从中提供获取一些最新的内部信息。
(5)手机APP
手机已经成为我们每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天将碎片化的时间用来收集、获取一些考研信息也变得至关重要,一些优秀的考研APP如考研帮都是首选。
三、考试流程
1、初试指南
(1)基本常识
①考试时间:2018年考研考试时间预计为2017年12月下旬,具体时间以教育部公布的时间为准;
②考试科目:考试科目不同,一般为政治、英语、专业课一、专业课二;
③官方网站: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所报考学校的研招网以及报考专业学院的网站。
(2)考场相关
①提前查看指定考场
考生应于考试前至少一天登录报考点网站,凭本人的考生编号和姓名查询所在考场和座位号,提早做好考前准备工作。
②提前打印准考证
“准考证”需提前由考生使用白色A4复印纸在规定时间内上网自行打印,“准考证”正反两面均不得涂改或书写。
③统一配备考试文具
部分地区会统一配备考试文具和电子挂钟。考生参加这些科目考试时不准携带考试文具和佩戴计时表入场。
④认真核实最新考场信息
部分地区研究生考试每考一门课程就会更换一个考场,甚至考点。但大致只是在一个考区(通常是一栋楼内的不同楼层,不同教室)。
⑤冷静应对考场突发情况。
⑥有不懂,不清楚的地方及时询问考场负责人员。
(3)交通、住宿相关
①提前订房
部分考研的同学要预定考场附近的酒店,最好可以直接通过步行/地铁抵达。
②提前买票
12月正值交通高峰,选择铁路出行的同学要及时定好票,做好充足的准备。
2、复试指南
(1)基本常识
①成绩查询
可以通过所报考院校的研招网进行查询,也可以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官方入口查询。
②复试科目
考研复试一般包含专业课笔试和面试,以及英语笔试和口试。但不同学校不同专业具体要求也有所不同,考生可在报考院校官网查询具体相关信息。
③复试专业课
复试科目可以通过报考学校的专业目录或者学院官网查询。如果官方没有明确指定书目的,通常以该校本科生平时相关课程的课件为主,同时辅以专业基础通用知识。或者相关资料也可以通过考研网、考研论坛找到。
(2)面试宝典
面试老师会看你的专业课、英语听说能力,但实际上,面试老师更加在意的是考生的综合素养。在以下这些方面认真准备,会为你的复试加分。
①回答条理
首先要听清老师的问题,然后在心中理出大概的回答逻辑。可以先谦逊地要求思考几分钟。然后把所学知识有逻辑地表达出来。
②不要傲慢
文科类的考生更需注意,一个谦逊的形象和说话态度是治学的首要前提。
③不要沉默
有些攻略会建议考生诚实,实在不会的要答不知道。但这不代表你可以沉默,或是用寥寥数语就回答了老师辛苦念出的长篇题目。
④穿着得体
穿着得体即可,除了部分商科会默认面试穿正装,其余专业的老师还是期望招到一个潜心求学的学生。
⑤不要做作
可以礼貌,但不要过分主动,诸如主动握手这类,面试这样的环境还是比较严肃的,这样会给老师无形的压力,自然即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