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重点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考研面试增加印象分,实用新型专利包过申请发明专利申请并不难,代写全部材料,轻松申请!包过加急版发明专利申请,保研、考研面试加分利器!
查看: 1904|回复: 0

心情故事#保研经历#联合培养的不同风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0-31 09: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发明专利申请,代写全部材料。
“联合培养”?本科的时候,对于这个词,我全然不知。直到我误打误撞成为了一名联合培养的学生之后,才开始大彻大悟。不需要长时间的准备过程和复杂的申请程序,联合培养不仅可以让研究生享受两所大学的教学资源,开阔视野,而且也能为你提供一个更高、更好、更优质的科研平台。我就是这么一个幸运地享受到优越政策并乐在其中的人。
我的“非一般”保研经历
从本科到研究生,我“非一般”的保研经历让我的心情就如同一个开水沸腾的全过程,毫不夸张的可以用一条曲线描绘为咨询QQ、微信:2544906/月,再加上老板额外发放的补贴,这个数目加起来会远远超出普通高校的好几倍。当然这个补助是针对所里正式学生而言的,对于联合培养的学生,也就只能享受导师发放的一点点补贴了,数目的多少就因导师的不同而不同。如果你是抱着这边补助多的思想来做联合培养,那我就劝你趁早打消这个念头。在科研院所做实验,你必须是抱着“这是一个十分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的心理,不管有没有补助,我都会尽我自己最大的努力把实验做好。对于有志在科研方面有所发展的年轻人来说,能在科研院所做联合培养,将会是个不错的选择,因为你能在最好的实验环境享受到实验的乐趣,还有一个强大的科研队伍给你做坚实的知识储备。在这样一个浓厚的学术氛围中,你的实验想不成功都难,但是前提是你要能吃苦耐劳。
第三,实验设计是基础,多思,多想,多讨论,切勿埋头盲目实验。做研究最忌讳的就是盲目埋头苦干,这完全可以用劳民伤财来形容。在做实验之前,实验设计是前提。如果没有一个完整的、系统的实验设计,我想,你只会踏向一条曲折的研究路咨询QQ、微信:2544906化视角,很多高校开始与国内高校及国外高校开展联合培养项目,以此来加强学校与学校之间的沟通、学生之间的沟通以及中外文化的交流。
(1)中外联合培养
对于中外联合培养的学生,首先是中方导师、外国导师与研究生一起共同制定联合培养方案,双方共同指导研究生完成学位论文的研究工作。研究生的理论学习和基本实验及部分课题研究在国内实验室进行,对课题中的难点和国内无法测试的数据则利用国外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来完成。研究生进入课题组后,着重培养他们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验基本技能的训练,引导学生把理论知识融会到实践中去,研究生针对所制定的课题对国际上相关前沿研究进行充分的文献检索、查阅、分析、综述,明确所研究方向的国内外趋势和科学意义,确定研究课题的科研思路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通过课题组内定期的学术交流,不同课题阶段进展交流等,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术氛围,鼓励学生团结协作、积极进取,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和创新精神。由于学生在中方课题组掌握了较好的实验技能和科研方法,在国外学习期间能很快便能融入国外实验室良好的科研环境和秩序中,同时在国外导师的指导下,提高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科研能力,并借助国外先进的科研条件,高质量地完成学位论文研究。
(2)国内高校联合培养
联合培养也是国内高校之间一种重要的交流合作方式。国内高校的联合培养解决了许多现实的问题,使高校之间的师资、学生、教学设备和资源得到充分的交流利用。有了这样的后盾,高校可以共同承担一些大型的、有难度的课题,学生也就有机会参与到课题中来,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的习惯,增强收集处理信息、获取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生通过多参与课题、多实践,自身科研水平得到提高的同时,各方面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2.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培养
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培养研究生是指学校和科研院所合作,为研究生培养提供软(师资、资讯等)、硬(实验室、生活设施等)环境,按照培养计划要求,共同培养研究生的一种模式。
目前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学校接纳企业选送的人员,为企业培养研究生。二是学校统招的研究生在完成课程学习后到科研院所完成学位论文,再回学校进行毕业论文答辩。这两种联合培养方式的共同特点是培养计划主要由学校单方面制定。
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成立该学科的培养联合体,统一命题,统一招生,统一培养,联合教学,共同指导;科研院所相对独立地行使录取权,录取的研究生取得高等学校的学籍。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双方的人力资源,提高教育资源的共享率,推动学科建设的发展。
联合培养研究生的课程阶段原则上在联合申报学位点的高等学校上课。根据培养方案的需要,经双方同意,高等学校可聘请联合申报单位的研究生导师或其他工程技术人员开设某些课程,以保证联合点招收的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如果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异地联合,根据科研院所的实际情况,并经高等学校同意,科研院所与高等学校联合培养的研究生,可以在科研院所所处地区的高等学校进行部分课程的学习,高等学校承认这部分课程成绩,并按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予以记载。研究生培养方式可采用指导教师负责制,也可以采用以一方导师为主,双方导师联合培养的方式进行;双方指导教师均可成立相对独立的学位论文指导小组,并聘请研究生指导小组成员。
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工作及证书发放、课题报告、中期检查、预答辩、答辩以及学位授予工作,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高等学校的有关文件办理。学位论文答辩一般在导师所在单位进行,应聘请双方有关导师和专家参加。高等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委托科研院所学位评定委员会相对独立地行使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的权利。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由高等学校颁发和注册。
3.高校–企业联合培养
这种模式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培养模式有些相似。具体操作方法是:研究生入学后由所在学科点和企业商讨安排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学校导师负责制定培养计划,并与企业导师充分协商,为研究生选定学位论文题目。研究生按培养计划要求在第一学年内完成课程学习、文献检索并做好开题报告,第二学年进入企业开展课题研究,按要求完成论文后回校参加答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考研重点论坛

GMT+8, 2025-11-12 22:0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