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咨询QQ、微信:2544906函数的导数与微分概念及计算[/td] [td=1,1,468]1、在考研试题中,一般会直接涉及的本章传递函数的内容,但是有时候会以本章介绍的一些物理模型来建立传递函数,这点需要考生注意 2、学会建立系统的微分方程
3、能够看懂系统的结构框图,能够将结构框图进行化简,会根据结构框图求出系统的传递函数
4、理解梅森公式,并且会应用
[/td] [/tr] [tr] [td=1,1,77]6月10日-6月17日[/td] [td=1,1,67]系统的时域分析法[/td] [td=1,1,468]1. 理解系统时域相关的一些概念,如超调量、延迟时间、稳态误差等等 2. 掌握一阶、二阶系统的数学模型,会计算它们的时域指标,并且清楚改善系统响应的一些措施
3. 会对系统进行稳定性分析,重点掌握劳斯判据,能够计算系统的稳态误差
[/td] [/tr] [tr] [td=1,1,77]6月18日-6月25日[/td] [td=1,1,67]根轨迹法对系统进行分析[/td] [td=1,1,468]1.系统的根轨迹方程,及开闭环零极点之间的关系 2.掌握绘制系统根轨迹的基本法则,会画系统的根轨迹.
3.掌握广义根轨迹的概念,会画广义根轨迹.
4.理解主导极点的概念,知道系统闭环零极点的分布与阶跃响应的关系.
5.用根轨迹分析系统的阶跃响应,知道最小相位系统的概念
[/td] [/tr] [tr] [td=1,1,77]6月26日-7月4日[/td] [td=1,1,67]系统频域分析方法[/td] [td=1,1,468]1. 知道系统的频域特性定义及几何表示方法,及对数频域特性的定义 2. 掌握典型环节的频域特性,会画系统额开环频域特性曲线,并且能够根据系统的开环频域特性曲线写出系统的传递函数。
3. 掌握乃奎斯特稳定判据,并能够对系统进行三频段分析
[/td] [/tr] [tr] [td=1,1,77]7月5日—7月10日[/td] [td=1,1,67]控制系统的校正[/td] [td=1,1,468]1. 理解系统的四种校正方法,串联、反馈、前置和复合校正 2. 重点掌握反馈、复合校正
[/td] [/tr] [tr] [td=1,1,77]7月11日—7月18日[/td] [td=1,1,67]非线性系统分析[/td] [td=1,1,468]1、了解非线性系统的概念,知道死区、饱和、间隙等非线性因素 2、会画系统的相轨迹,重点掌握小圆弧逼近相轨迹计算时间
3、会对非线性系统进行分析,包括相平面法和描述函数法,如自激振荡的确定等
[/td] [/tr] [tr] [td=1,1,77]7月19日—7月30日[/td] [td=1,1,67]状态空间的分析方法[/td] [td=1,1,468]1.会用状态空间的方法对系统进行描述. 2.掌握系统可控性和可观性的判定方法并会写出传递函数的最小阶动态方程的实现.
3.掌握系统的状态反馈矩阵的设计方法和系统观测器的设计
[/td] [/tr] [/table]
参考书二:《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的特点:概念多,各种芯片多,考题不难,这就要求大家不断总结归纳,搞清内在联系,使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对概念要充分理解。
| 日期 | 学习内容 | 考点要求及命题趋势 | | 8月1日-8月2日 | 逻辑代数基础知识 | 1基本逻辑运算及符号表示,基本公式,常用公式,基本规则 2逻辑函数的几种表示形式,包括表达式、真值表、卡诺图、逻辑图和波形
3逻辑函数的这几种形式之间的相互转化
4函数的标准与或,最小项,函数的最简式
5函数的公式法化简,卡诺图化简,具有约束项的函数化简
| | 8月3日-8月6日 | 门电路 | 1、TTL与非门电路,电路的传输特性、输入特性、输入负载特性、输出特性、扇出系数、输入噪声容限、平均传输时间、静态功耗 2、OC门电路线与时及需要改变输出电压时上拉电阻的计算。
3、三态门电路和传输门在接口电路中的应用。
4、CMOS门的扇出系数、输入噪声容限、平均传输时间、静态功耗。
| | 8月7日-8月13日 | 组合逻辑电路 | 1、几种常用码制,原码、补码和反码,BCD8421码、BCD5421码、BCD2421码、余三码、循环码。 2、组合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
3、全加器分析,集成全加器74LS238的应用。
4、最小项译码器分析,集成最小项译码器74LS138的应用。
5、数据选择器分析,集成八选一数据选择器74LS151和双四选一数据选择器74LS153的应用。
6分析实际逻辑问题,并进行逻辑抽象,最终用基本门电路或常用集成芯片设计实现该功能的逻辑电路、
| | 8月14日-8月16日 | 触发器 | 1、基本RS触发器、同步RS触发器的功能、特征方程和约束条件。 2、边沿JK、D、T、T’触发器的功能,特征方程,时序图、动态特性及应用。
| | 8月17日-8月23日 | 时序电路 | 1、时序电路的分析方法,同步二进制加/减法计数器、异步二进制加/减法计数器的分析。 2、有、无输入变量的同步时序电路的设计方法,等价状态合并,状态编码3同步集成计数器74LS160/162和74LS161/163构成任意进制计数器的方法(复位法、置数法)及其在数字系统中的应用
4、异步集成计数器74LS290/93构成任意进制计数器方法(复位法)及其在数字系统中的应用
5、分析实际时序逻辑问题并进行逻辑抽象,选用触发器类型和数量,设计实现该功能的时序电路、
| | 8月24日-8月25日 | 脉冲信号的产生与整形电路 | 1. 555定时电路功能。 2. 用555定时电路构成的施密特触发器,其滞回特性、传输特性和输入输出电压波形
3. 用555定时电路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其电容电压、输入输出电压波形,计算暂稳态时间
4. 用555定时电路构成的多谐振荡器,其电容电压、输出电压波形,计算振荡周期和频率
| | 8月26日-8月28日 | A/D和D/A转换电路 | 1. 倒T形电阻网络D/A转换器,计算D/A转换电压。 2. 逐次逼近式A/D转换器,给定模拟电压逐次逼近求取对应数字量
3. 比较并联比较式A/D转换器、双积分式A/D转换器转换原理
4. 比较并联比较式A/D转换器、逐次逼近式A/D转换器、双积分式A/D转换器的精度和速度
| | 8月29日-8月30日 | 存储器 | 1. ROM、RAM的地址线和位线,用点阵的方式表示与阵和或阵,并据此实现逻辑函数。 2. ROM、RAM的字线和位线的扩展方法.。
|
注: 7-8月 要关注新出台的2011年招生简章和专业目录,看与往年有无变动,变动往往就是出题的重点所在。
第二阶段:强化提高阶段(2010年9月—2010年11月)
1)学习目标:这一阶段的复习主要是以做题为主,做一些课后习题和历年真题
2)学习任务:该阶段主要是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在上一阶段的基础上融会贯通
3)详细备考方案
一、阶段目标:对指定参考书进行深入复习,加强知识点的前后联系,建立整体框架结构。
分清、整理、掌握重难点,完成参考书配有的习题训练。做历年真题,弄清考试形式、题型设置和难易程度等内容,整理真题答案。
二、注意事项
1. 将参考书中的概念、原理要注意理解记忆,书中的例题要做一遍。
2. 课后习题尤其是指定习题要完成,要规范地写出答案。
3.将全书的重点归纳成一系列的知识点,一定要有系统性。这样做的好处是加深印象,并且对知识有更加系统的理解。
三、参考书深入复习计划
(一)新大纲复习计划:新大纲一般在9月中旬出台,具体复习会根据今年新大纲,编写重难点知识讲义,请一定要根据基础阶段的复习安排把参考书的知识点进行逐一突破。
(二)历年真题学习计划:
| 时间阶段 | 复习 资料
| 周次 | 建议学习时间 | 学习内容 | 备注 | | 10月1日 —11月30日
共9周
| 历年真题 | 第1-2周 | 3-5小时/套题 | 做真题07-10自控部分 | 本次浏览真题,不一定都要会做,但要弄清每一道题属于书中的哪一章、哪个知识点。通过做真题要了解考试形式、考试重点、题型设置和难易程度等内容。 | | 第3-4周 | 3-5小时/套题 | 做真题07-10数电部分 | | 第5-8周 | 3-5小时/套题 | 整理真题答案 | 整理所有真题的答案。真题答案一定要完整。整理过程中,每道真题,尤其是比较复杂的计算/分析题目不能少于三遍。 | | 第9周 | 3-5小时/套题 | 查缺补漏,针对做真题时出现的错误,一定要认真的看课本,把错误的根源找到 | 犯错误都是有惯性的,所以特别要注意第一遍做的时候犯的错误 |
(三)配套习题集巩固计划:强化阶段一定要多做习题并进行思考,把习题考查的知识点化为自己的知识,这样才能形成答题的思路和总结出答题的规律。
注:9-10月 研究生开始网上报名,谨慎填报志愿,牢记自己的报名信息。
11.10-11.14 研究生考试报名确认工作开始,考生到指定的地点进行现场确认,缴费并照相。
第三阶段:冲刺阶段(2010年12月-2011年1月)
1)学习目标 这一阶段着重要解决做真题时犯的错误(特别是第一遍)
2)学习任务 注意自己做真题时没有弄清楚地概念,定理等细节问题
3)详细备考方案
一、阶段目标 总结所有重点知识点,包括重点概念、理论和模型等,查漏补缺,回归教材。温习专业课笔记和历年真题,分析真题的出题思路,做专业课模拟试题。
二、具体复习安排:参考书回归;历年真题回归;专业课比较回归;模拟考场测试。四管齐下,把前面复习的知识点逐一消化和提升。
| 时间阶段 | 复习 资料
| 周次 | 建议学习时间 | 学习内容 | 备注 | | 12月1日 —12月21日
共3周
| 指定参考书、历年真题、专业课笔记、模拟题等 | 第1-3周 | 10小时 | 分析真题的出题思路,预测本年度可能考查的内容和出题思路 | 注意是预测,而不是押题,不能留死角。有时间的话,应当在保证重点的前提下,兼顾零散知识点。 | | 15-20小时 | 温习专业课笔记和历年真题 | 记忆性的重点和真题答案可以背诵下来,这样能够让学员融会贯通,理解更加深刻。 | | 12-15小时 | 全真模拟,强化考点意识 | 1.要注意培养考点意识,学会用标准的答题方法解答相关问题,多做模拟试卷,进一步归类整理总结。 2.多做一些模拟练习是必要的,可以让自己合理分配答题时间,对以前没有充分注意到的知识点拾遗补缺
| | 第4周 | 12-15小时 | 查漏补缺,看看哪些章节还没掌握好,再仔细复习一下。 | 1.将散落在各个题目中的知识点串成串,连成片,直至复原成完整的意象。 2.对照大纲,看看自己的知识点是否理解到位、准确。
| | 第5周 | 6-10小时 | 全面回顾,回忆知识点、易考题目及答案,准备应考。 | 有个别重难点实在不好记,可以先标记一下,考前一两天,甚至考前一两个小时再看,但这种题目不宜超过3-5个。 |
七、心理准备:
一定要有吃苦的勇气和准备,要几个月如一日地看书是一件十分辛苦的事,很容易迷茫、懈怠和没有信心,这时候一定要坚持,要和别人做做交流,千万别钻牛角尖,一定要学会坚持,成就竹子的也就那么几节,成就一个人的也就那么几件事。。即便最后失败,也要学会对自己说!!“吾尽其志而力不达,无悔矣!” 我对你的要求只有三点:
1、坚决果断,早做决定,决定了就全身心投入。
2、一定要有计划,一定尊重你自己定的计划。
3、跟时间赛跑。多一点快的意识,少一点拖拉和完美主义。考研说到底就是应试,总共就几个月时间,不要心存打好基础、厚积薄发的幻想,直接抓住要害,就可能成功。
这三点看上去容易,但真正做好很难,但是我相信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一定能做到最好。
总结上面的复习步骤,简单说,无非三步:
1、看教材,熟悉内容(最迟暑假完成)
2、整理重要资料(最迟十月完成)
3、做真题(十月左右开始)
以上三步做的好的同学,专业课上130分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这是你考上以及能否上公费的重要保证)。当然,这也相当程度归功于自己的努力,毕竟最后能否成功,还要看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