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成立于1958年,是以应用基础和基础研究为主,兼有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的社会公益性研究所。现设有天然药物与临床转化重点实验室、生态研究中心、两栖爬行动物研究中心、应用与环境微生物研究中心、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与成都地奥制药集团共建“国家天然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生态学、环境科学、药物化学和药理学等七个博士学位授权点,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生态学、环境科学、药物化学、药理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等八个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和生物工程、制药工程两个全日制专业学位授权点。
一、培养目标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爱国守法,具有社会责任感,在本学科内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管理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能力、富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学术型专门人才。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面向社会需求,面向科技前沿,适应工程技术发展和创新需要,培养全面发展,爱国守法,掌握相关专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与学术型硕士学位研究生,在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中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属同一培养层次的不同类型。通过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选拔录取,在导师指导下进行学习且具有学籍,毕业时达到培养要求者颁发硕士研究生毕业证和硕士专业学位证,非定向考生双向选择联系就业并正常派遣。与学术型硕士不同的是,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主要面向社会应用需求进行招生和培养,在培养过程中更加侧重于专业技术技能和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报考条件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采取“分列招生计划、分类报名考试、分别确定录取标准”的招生考试模式。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报考条件执行教育部统一的报考要求。
(一)报名参加硕士研究生全国统一考试(含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学位硕士。报考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工程管理硕士除外),须符合下列条件咨询QQ、微信:2544906/年?生,按学年收取。
2.硕博连读转博考生经考核录取为博士入学时,按博士身份缴纳学费并享受对应的奖助体系。
3.推荐免试为直博生的,按博士身份缴纳学费并享受对应的奖助体系。
4.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和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硕士研究生的收费标准同上。
同时,中国科学院大学实行完善的研究生奖助政策体系,学生按照国科大相关规定,可享受和参评的奖助学金设置主要包括六个类别,即国家助学金、国家奖学金、中科院奖学金、国科大学业奖学金、研究所奖学金、“助研/助教/助管”岗位津贴。学习科研表现优秀的学生,还可以申请国家、中科院、研究所设立的各类奖学金。
十一、硕博连读
是否进行硕博连读和确定转博考核时间等,由各培养单位自定。通过硕博连读方式招收的博士生,包括硕士阶段在内修读年限一般为5年,最长修读年限(含休学)不得超过8年。报考硕博连读的考生,应我所要求在规定时间内提出硕博连读申请。硕博连读生的具体选拔和确认办法由研究所公布。
十二、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
我校录取的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硕士研究生不得以硕博连读方式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含普通博士计划和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不得以硕士应届生身份报考我校普通招考博士研究生,但在征得定向单位所在省市教育主管部门书面同意后可以在毕业时作为应届硕士毕业生参加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博士研究生招考,经初试和复试考核合格拟录取后须重新签订三方协议方可发放录取通知书,博士毕业后须按协议规定回定向省份就业。
十三、直博生
2019年我校具有博士培养点的各单位均可招收直博生。直博生从获得推荐免试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中遴选,直接录取为博士学位研究生,学制一般为5年。具体实施细节请关注我所网站招生信息。
十四、毕业生就业
由毕业研究生自行联系用人单位,按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方式,落实就业去向。定向培养硕士生毕业后按定向协议到定向地区或单位就业。
十五、违纪处罚
对于考生弄虚作假、考试作弊及其它违反招生规定的行为,将按教育部《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及相关规定予以严肃处理。
十六、其它
1.考生因报考研究生与原所在单位或定向及服务合同单位产生的纠纷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上述问题导致我所无法调取考生档案,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被录取的后果,我所不承担责任。
2.现役军人报考硕士生,按中国人民解放军相关规定办理。
3.考生可通过中国科学院大学招生信息网查阅全校招生专业目录、部分科目考试大纲等相关招生信息,或登录我所网站查阅相关信息。
4.本简章如有与国家新出台的招生政策(含相关时间节点)不符的事项,以上级单位新政策为准。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九号
邮编:610041
部门: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究生部
联系人:张宁轩 罗傲霜
电话:028-82890953
网址:http://www.cib.ac.cn/,http://www.cib.ac.cn/rcdw/yjsjy/zspy/
邮箱:yzb@cib.ac.c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