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重点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考研面试增加印象分,实用新型专利包过申请发明专利申请并不难,代写全部材料,轻松申请!包过加急版发明专利申请,保研、考研面试加分利器!
查看: 1203|回复: 0

心理学#2016考研究生专业课#心理学之童年期儿童的心理发展[3] ...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7-2 15:27: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发明专利申请,代写全部材料。
学习完幼儿期的心理学知识以后,接下来就顺理成章地到了童年期。说起童年,估计有好多2016考研的学生要大发感慨了,也是,谁回想起童年还没有过“知了声声叫过的夏天”啊,现在关于回忆童年的段子就没少过。不过也有些人,一提起童年,就不免用“悲惨”二字来形容。到底不同的童年,会给不同人的心理产生怎样的影响呢,学习一下就知道啦。
个性与社会性的发展(二)
1.社会认知
(1)社会认知的含义:对自己和他人观点、情绪、思想、动机的认知,以及对社会关系和对集体组织间关系的认知。
(2)社会认知发展趋势:①从表面到内部;②从简单到复杂;③从呆板到灵活;④从对自己及即是事件的关心到对他人及长远利益的关心;⑤从对事物的具体思考到抽象思考;⑥从弥散性、间断性到有组织、有系统的综合性想法。
(3)观点(角色)采择能力的发展:①含义:指采取他人的观点来理解他人的思想与情感的一种必需的认知技能,儿童7岁时已克服思维上的自我中心性,因此此能力在童年期有明显发展。②弗拉维尔关于儿童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模式:存在阶段;需要阶段;推断阶段;应用阶段。③塞尔曼采用两难问题(荷妮爬树),将其划分为五个阶段。阶段0:自我中心或无差别的观点,3~6岁,不能认识到自己观点与他人的不同。阶段1:社会信息角色采择,6~8岁,开始意识到他人有不同的观点,但不能理解原因。阶段2:自我反省式角色采择,8~10岁,能考虑他人观点,但还不能同时考虑自己和他人的观点。阶段3:相互性角色采择,10~12岁,能同时考虑自己和他人的观点。阶段4:社会和习俗系统角色替换,12~15岁,能利用社会标准和信息去衡量和判断事件。
(4)社会关系的认知:①对他人的认知。首先了解其外部的、具体的特征。②对他人的归因。受情境因素和人格品质影响。③小学时期,儿童开始根据他人的行动来了解其观点,并进行评判。④对友谊特性的认知结构由五个维度组成,即个人交流和冲突解决、榜样和竞争、互相欣赏、共同活动和互相帮助、亲密交往。6~8岁的儿童只能认识到友谊特性中一些外在的、行为的特征。⑤对权威关系的认识。达蒙,针对4~9岁儿童对权威的认知发展阶段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三个水平:水平0,4~7岁,不能区分自己的愿望与权威的要求;水平1,7~9岁,开始重视付出权威的道德定向;水平2,9岁以上,认识到对权威服从既可以自觉自愿,也可以被迫。
对于童年期的孩子来说,学习逐渐成为了他们的主导活动,开始掌握书面语言并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并且开始有意识地参加集体活动。这一阶段是儿童思维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考研重点论坛

GMT+8, 2025-11-6 18:0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