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简介
区域经济学(020202)
为了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区域经济发展与管理领域复合型专业人才的需要,增强研究生教育服务社会的能力,努力提高研究生选拔培养质量,积极为国家培养具有高水平的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分析与实践管理能力的科研、教学和管理人才,我校于2019年开始招收区域经济学硕士研究生,专业代码为020202,设有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区域开发与区域规划、区域产业分析与产业政策3个研究方向。
我校区域经济学学科师资力量雄厚,学科科研成果丰硕。区域经济学学科目前拥有硕士生导师11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2人,拥有博士学位6人,硕士学位4人,6人有出国留学或访问学习经历。导师队伍中有河北省优秀社会科学青年专家、河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河北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专家、入选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二层次和第三层次人选专家、全国优秀教师、河北省教学名师、河北省优秀教师等等。
近5年来,本学科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5项,其中河北省优秀社科成果奖1项,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1项,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2项,河北省测绘科技进步奖1项;完成省部级科研项目60余项,到位科研经费数百万元;发表SCI、EI、CSSCI、中文核心等论文120余篇;公开出版专著、教材20余部。学科主干课程《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被评为省级精品课。本学科拥有河北省软科学研究基地(河北省矿产资源开发管理与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研究基地)、河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河北省矿产资源战略与管理研究基地)2个省级科研基地,设有经济研究所、北欧研究中心、工业节能减排研究中心、经济学教研室和经贸综合模拟实验室。
金融学(020204)
为了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金融领域复合型专业人才的需要,增强研究生教育服务社会的能力,努力提高研究生选拔培养质量,积极为国家培养具有坚实的经济、金融理论基础知识的科研、教学和管理人才,我校于2019年开始招收金融学硕士研究生,专业代码为020204,设有金融理论与政策、资产管理和公司投融资等3个研究方向。
我校金融学学科师资力量较为雄厚,学科科研成果丰硕。金融学学科目前拥有硕士生导师8人,教授10人,副教授5人,博士10人,硕士10人。金融学教学团队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其中10余人有出国访问学习经历。学院还先后从国内知名大学聘请了金融领域的兼职教授。导师队伍中有河北省优秀社会科学青年专家、河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河北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专家和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及科技部财务评审专家,入选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专家。
近5年来,本学科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4项,河北省优秀教学成果奖1项;完成省部级科研项目35项,到位科研经费数百万元;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有多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公开出版专著、教材13部。学科主干课程《金融学》2007年被评为省级精品课,《国际金融》课程2005年被评为校级精品课。本学科拥有金融学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设有金融学本科专业、金融学类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金融学专业双学士学位班、风险投资班,拥有省级实践基地和金融综合模拟实验室。
统计学(020208)
为了更好地适应大数据时代对高层次、复合型统计人才的需求,积极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复合型人才,我校于2019年开始招收统计学硕士研究生,专业代码为020208,设有金融统计、数据挖掘2个研究方向。
我校统计学学科师资力量较为雄厚,学科科研成果丰硕。统计学学科目前拥有专任教师16人,其中教授8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1人,硕士生导师8人。统计学教学团队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多人拥有出国访问学习经历。学院还先后从国内知名大学聘请了统计学领域的兼职教授。统计学学科成员包括河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河北省优秀社会科学青年专家、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二层次人选专家、河北省教学名师、铁道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教育部统计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等。
近5年来,本学科荣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一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7项,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奖2项,河北省统计科研优秀成果奖3项;完成省部级科研项目39项,到位科研经费数百万元;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公开出版专著、教材10余部。学科主干课程《统计学》被评为河北省在线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精品课,《统计软件》被评为河北地质大学在线课程。
民商法学(030105)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通过2.5年的在校学习,使学生掌握坚实的法学基础理论和比较广博的民商法学专业知识以及一定的专业科学研究和写作能力;对民商法领域有比较全面深入的研究,熟悉该领域国内外理论前沿及实践动态;使学生具有运用民商法学理论、方法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独立从事该专业的科学研究、高等院校教学、民商事领域的法律实务工作能力,成为高素质、复合型、具备创新思维和能力的专门人才。
本专业设以下两个研究方向咨询QQ、微信:2544906,获得省部级奖励3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4项,出版学术专著18部,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国内外学术会议发表论文120余篇。
欢迎本科为勘查技术与工程,地球物理学,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理学,应用物理学,化学,应用化学等专业的学生报考。
地质工程(081803)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有较坚实的数学、力学基础理论和系统专业知识,对本学科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较深入的了解,在水文地质、地热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岩土工程等领域具有设计、勘查、评价、施工等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从事生产、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
地质工程及相关专业在我校已有60余年的办学历史。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目前设有地下水科学与工程、地热科学与工程、水工环技术科学、地质灾害与防治、地基处理与深基坑五个研究方向。
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实验设施齐全,办学经验丰富。现有教授13人,副教授1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30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0人。具有河北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产业结构优化协同创新中心、水文学及水资源河北省重点学科、河北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开发重点实验室、河北省水资源环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河北省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水利水电教育创新高地。现有大型仪器设备20余台套,价值4000万元,为研究生开展科学研究构建了一个较高的科研平台。目前与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更能充分发挥资源共享、理论和方法互补的优势。目前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能够为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提供丰富的素材,为研究生的科学研究提供充足的经费保障。
环境科学(083001)
环境科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熟悉相关学科的知识;掌握环境科学学科国内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具备独立从事环境科学研究方案设计、地下水污染防治与修复原理技术研究及成果转化的技能和能力,具有认识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独立从事生产、科研和管理工作。
环境工程专业是在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专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我校已有60余年的办学历史。已在环境水文地质、地下水科学与工程、矿山环境、工程地质、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土地资源管理等方向取得了显著科研成绩。目前设有环境水文地质学、地质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规划与评价、环境化学与监测等四个个研究方向。
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实验设施齐全,办学经验丰富。现有教授6名、副教授8名、讲师11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4人。具有水文学及水资源省级重点学科和矿产普查与勘探省级重点发展学科、国家级地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河北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开发重点实验室、河北省水资源环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实验教学平台与环境。目前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20多项,能够为研究生科学研究提供充足的经费保障。
环境工程(083002)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有坚实的环境工程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业知识,熟悉相关学科的知识;掌握环境工程学科国内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独立从事实际工作和理论研究的能力,具有认识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胜任企事业单位环境工程设计、污染防治工艺研究开发等工作。
环境工程专业是在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专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我校已有60余年的办学历史。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目前设有水污染控制及资源化、大气污染控制、环境生物技术、固体废物处理及资源化、土壤/地下水污染治理与修复等五个研究方向。
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实验设施齐全,办学经验丰富。现有教授6名、副教授8名、讲师11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4人。具有河北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产业结构优化协同创新中心、水文学及水资源河北省重点学科、河北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开发重点实验室、河北省水资源环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河北省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水利水电教育创新高地。现有大型仪器设备20余台套,价值4000万元,为研究生开展科学研究构建了一个较高的科研平台。目前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30余项,能够为研究生学位论文的选题提供丰富的素材,为研究生的科学研究提供充足的经费保障。
管理科学与工程(087100)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扎实的工程和管理学理论基础,掌握数学建模、系统理论和信息技术的基本方法,基于相应的工程技术方法,科学地运用所学理论和专业知识,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分析方法,解决某一特定领域管理方面的有关理论与实际问题。能够适应科学进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有良好的合作精神。毕业研究生可在国土资源及建设行业内的政府机关、事业单位、金融机构、咨询机构、科研机构、数据管理与分析、建筑及房地产企业等单位工作。
本专业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咨询QQ、微信:2544906,出版学术专著或国家规划教材25部,发表学术论文350余篇。研究成果获省部级二等奖6项、三等奖8项。
会计学( 120201 )
“会计学(Accounting)”是管理学门类中“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下设的二级学科,主要是研究现代会计的最新理论和方法,并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信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的综合性学科。人才培养目标咨询QQ、微信:2544906;该学科目前已经出版专著、教材50余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15项。
企业管理 (120202)
本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诚信、博学、敬业、创新”为理念,借鉴国内外企业管理专业研究的前沿成果,联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实际,研究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与方法。立足河北,面向地方经济建设与国土资源行业发展,以培养“适应全球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发展的新时代中华儒商”为目标。全力培养具有仁爱、诚信、感恩的品质,敬业、开拓、进取的精神,敏锐的创新意识,科学的管理思维,深厚的企业管理专业理论基础,渊博的知识面,较强的战略分析、决策、组织、指挥、协调、沟通与激励等方面的管理能力,具有独立从事该专业科学研究能力,能够在工商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党政机关从事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管理、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本专业为河北省重点学科和河北省管理教育创新高地,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咨询QQ、微信:2544906,出版学术专著或国家规划教材30部,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350余篇。研究成果获省部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1项。
旅游管理 (120203)
本专业是管理学学科门类一级学科,本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诚信、博学、敬业、创新”为理念,借鉴国内外旅游管理研究的前沿成果,联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企业改革与发展的实际,研究现代旅游管理理论与方法。立足河北,面向地方经济建设与国土资源行业发展,以培养“适应全球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与发展的新时代儒商”为目标。全力培养具有仁爱、诚信的道德品质,健康的身心,开拓进取的创业精神,敏锐的创新意识,科学的管理思维,深厚的旅游管理专业理论基础,渊博的人文与理工知识面,较强的分析、决策、组织、指挥、协调、沟通与激励等方面的管理能力,具有独立从事该专业科学研究能力,能够在旅游行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党政机关从事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管理、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本专业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咨询QQ、微信:2544906,出版学术专著或国家规划教材10部,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100余篇。研究成果获省部级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
技术经济及管理(120204)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有坚实经济管理理论基础及广泛的科技知识;熟悉本学科国内外的现状、发展趋势和研究前沿;熟悉项目技术经济评价、创新与创业管理、技术进步及其评价等专业基础知识;系统掌握项目评价、创业管理与风险投资、技术创新与技术管理的理论与分析方法;了解国内外项目评价、创业管理、技术创新管理的发展动态及其趋势,有较强的调查研究能力、统计与数量分析能力、写作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较高外语水平,能够承担各类企业技术管理与项目经济评价的工作,能胜任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企业或其他单位、政府部门的经济分析与管理、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
本专业研究方向包括项目评价与投资决策、创业管理、技术创新管理等。具体研究内容包括能源型投资项目评价的理论与方法、矿产资源开发项目评价的理论与方法、人工智能与现代项目决策、项目社会评价的理论与方法、技术创新项目评价、企业成长规律研究、创业机会识别、技术进步测度、技术进步规律、科技政策及其有效性评价等。
本专业有教授8人,副教授13人,其中博士9人,硕士生导师8人。近年来,本专业教师在相关研究方向共承担国家和省部级项目30多项,到校科研经费220多万元,出版学术专著或国家规划教材20部,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220余篇。研究成果获省部级二等奖3项、三等奖7项。
行政管理(120401)
本专业秉持“行政价值取向明确、公共服务意识强烈、专业理论功底深厚、行政管理技能熟练”的人才培养理念,旨在培养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既具备行政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等方面知识,又掌握公共管理的基本技能与方法,能够开展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适应各级各类公共组织开展政策调研和规划需要,能够胜任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非营利组织的管理和研究工作,以及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的专门人才。
行政管理专业虽然首次招收硕士研究生,但作为1998年开始行政管理本科教学的老牌专业,经过20年的建设和发展,已经形成了一支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位结构和学缘结构较为合理的学术团队,凝练出公共政策、社会保障、地方政府治理、城市管理与乡村治理等四个明确的学科发展方向。
4. 公共政策
主要研究转型期实践中的中国公共政策相关专题;认识影响公共政策的决定因素;分析各项公共政策的前因后果及其有效性;把握公共政策的选择取向和未来趋势。
5. 社会保障
主要研究社会保障理论的历史脉络、国内外福利思潮与理论流派,以及社会保障政策模式。突出社会保障实务研究,围绕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保障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开展研究。
6. 地方政府治理
运用现代治理理论,采取定性与定量研究方法,针对改革开放进程中中国地方治理的重大现实问题,进行理论与实证研究,进而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地方治理理论。
7. 城市管理与乡村治理
关注综合解决城乡问题和促进中国城乡发展与进步,主要研究与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及城市运行相关联的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乡村建设历史、理论与经验,乡村发展规划、组织与管理,国家、地方、民间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角色等。
本专业现有教授3人、副教授7人、博士5人、硕士生导师10人,教师中有河北省中青年社科专家50人工程首批入选者,河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河北省省管优秀专家等。科研方面先后承担了国家社科后期资助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研究课题、民政部科研项目、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河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等科研课题近百项,获得国家发改委十三五规划优秀成果奖一等奖、河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三等奖、全国经济法(论文类)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等各项奖励10余项,出版专著、教材10余部,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
土地资源管理(120405)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综合学科,是综合运用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土地工程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理论与方法,研究如何提高土地利用规划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调整土地权属关系,监督土地利用行为,是集土地经济管理、法律、信息技术和工程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性专业。我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河北省重点发展学科,以“自然资源与环境遥感研究中心”、“河北省国土资源卫星应用技术中心”、“数字国土实验室”等为科研支撑,拥有国家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和“河北省高校李保国式科技服务团队”。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培养能在土地经济与管理、土地工程与信息技术、城乡发展与规划、住房政策与房地产开发、自然资源与环境管理等领域从事管理、开发、设计、研究等工作,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专业技能、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符合新时代需要的土地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金融硕士(025100)
为了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增强研究生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加快研究生教育结构调整优化的步伐,努力提高研究生选拔培养质量,积极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我校于2015年开始招收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代码为025100,不设研究方向。
我校金融学学科师资力量较为雄厚,学科科研成果丰硕。金融学学科目前拥有硕士生导师11人,教授10人,副教授5人,博士10人,硕士10人。导师队伍中有河北省优秀社会科学青年专家、河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河北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专家和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及科技部财务评审专家,入选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专家。兼职教师都具有丰富的金融行业实践经验和扎实的理论功底,能够将实务与理论很好地结合,完全能够满足双导师制的要求。
近5年来,本学科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4项,河北省优秀教学成果奖1项;完成省部级科研项目35项,到位科研经费数百万元;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多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公开出版专著、教材13部。学科主干课程《金融学》2007年被评为省级精品课,《国际金融》课程2005年被评为校级精品课。本学科拥有金融学专业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金融学本科专业、金融学类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金融学专业双学士学位班、风险投资班,拥有省级实践基地和金融综合模拟实验室。
应用统计硕士(025200)
为了更好地适应大数据时代对高层次、应用型统计人才的需求,积极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复合型人才,我校于2019年开始招收应用统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代码为025200,设有金融统计、数据挖掘2个研究方向。
我校统计学学科师资力量较为雄厚,学科科研成果丰硕。统计学学科目前拥有专任教师16人,其中教授8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1人,硕士生导师8人。学科成员包括河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河北省优秀社会科学青年专家、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二层次人选专家、河北省教学名师、铁道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教育部统计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等。兼职教师包括统计局及调查大队系统、金融行业、市场行业及其他统计应用行业的领导和专家,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扎实的理论功底,能够将实务与理论很好的结合。
近5年来,本学科荣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7项,河北省统计科研优秀成果奖3项;完成省部级科研项目39项,到位科研经费数百万元;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学科主干课程《统计学》被评为河北省在线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精品课,《统计软件》被评为河北地质大学在线课程。本学科拥有统计学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应用统计专业硕士学位授权权点、经济统计学本科专业,拥有统计学综合模拟实验室。
地质工程(专业学位)(085217)
地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有较坚实的地质调查、矿产资源普查与勘探、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土地资源管理工程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对本学科所涉及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前沿领域和发展趋势等内容具有较深入的了解,具有认识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独立从事生产、科研和管理工作。
地质工程专业学位是在我校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的基础上设立而成,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学科在我校已有50余年的办学历史。已在矿产普查与勘探、区域地质调查、油气盆地分析与勘查、地下水科学与工程、矿山环境、工程地质、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土地资源管理等方向取得了显著科研成绩。
本专业设有矿产资源普查与勘探、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土地资源管理工程研究方向,师资力量雄厚,实验设施齐全,办学经验丰富。现有教授33人,副教授36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40人,硕士研究生导师41人。本学科依托学校的水资源与环境学院、资源学院、勘查技术与工程学院和土地资源与城乡规划学院,以及地质调查研究院、资源环境研究所等单位。本学科拥有水文学及水资源省级重点学科和矿产普查与勘探省级重点发展学科、国家级地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河北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开发重点实验室、河北省水资源环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实验教学平台与环境。目前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70项,能够为研究生科学研究提供充足的经费保障。
工商管理(MBA)(125100)
MBA(工商管理硕士)是在工商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国家级特色专业以及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应用经济学、公共管理等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基础上,依托企业管理、会计学、技术经济及管理、土地资源管理等河北省重点学科或重点发展学科以及河北省管理教育创新高地、经济管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职业素养,满足工商企业或行政事业管理部门需要的、综合型、创新型高层次管理人才。
l 学制与年限咨询QQ、微信:2544906,出版学术专著或国家规划教材20部,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研究成果获省部级二等奖3项、三等奖7项。
艺术设计(135108)
本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掌握艺术设计专业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较强解决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独立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并能够积极服务于社会建设,为促进设计文化产业的发展做出贡献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文化素养,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业精神,积极为我国经济建设和发展服务;能够运用社会科学的相关知识,能将山水文化、优秀的地域文化等有价值的文化元素在现代设计实践中加以传承与创新;掌握专业所需的基础理论知识,拥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必要的专业技能及较高的专业学术研究能力;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的获取及处理信息和系统的分析研究的能力;具有本专业所必须的艺术理解力、表现力和鉴赏能力,掌握较高水平的艺术设计技能,拥有必要的行业实践经验,能够满足社会职业岗位对本专业的创意、创作、设计、实践等相关能力和职业素养的要求;具有专业所需的品牌营销传播和市场调查研究的基础知识,具有独立获取行业知识和分析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较熟练地阅读本领域的外文资料;具有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具备吃苦耐劳、独立思考、科学严谨、开拓创新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本专业研究方向包括色彩语言研究及实践、传统文化符号研究、图形语言研究、包装设计市场化研究、品牌形象设计及推广研究、设计考察。
视觉传达设计专业重视科研工作,教师们的艺术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参加展出,先后在国家核心期刊和省部级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数百篇。在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等国家和省级出版社出版了多部高质量的学术专著和教材,完成了多项省级社会科学研究课题,有的获得了河北省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