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重点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考研面试增加印象分,实用新型专利包过申请发明专利申请并不难,代写全部材料,轻松申请!包过加急版发明专利申请,保研、考研面试加分利器!
查看: 429|回复: 0

研招新闻#95后 他们的人生剧本你能读懂多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8-21 10:10: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发明专利申请,代写全部材料。
前几天,一位妈妈找到我,说最近很焦虑,经常半夜醒来,辗转反侧睡不着,弄得白天上班也没有精神。
我问她咨询QQ、微信:2544906化,性格自信又敏感,思想更叛逆,更加依赖网络。
到了95后,网络更无处不在,网络即生活。他们拥有很多电子产品,沉迷动漫、社交网络、斗鱼直播。95后的注意力更短暂,更容易接受新事物,个性夸张、敢说敢为、八卦逗比……
95后从小养成的主角意识让他们不甘于配角的存在,更渴望与众不同,也因此愿意为不同的、有个性的价值观埋单。
同时,95后也有能力从事和网络相关的新兴职业,这些职业好玩、自由,比“铁饭碗”更容易让他们接受。随着时代的变化,95后的价值观,包括对爱情、亲情、职业选择的看法早就和70后、80后产生了巨大差异,其实,这背后只是时代变化的一个具体体现。
最近,听到一部有声读物在给孩子讲《愚公移山》的故事,这也是我小时候最喜欢的故事之一。那时的我很佩服愚公坚定不移的信念,但现在听起来,我有了别的想法:一定要移山吗?这样成本岂不太高了,还不如搬家呢!这么美丽的大山应该留给自然,人们可以来旅行啊!看来我的想法也在随着时代变迁发生变化了。
不同的时代,人们看待同一事物的观念也在变化。在成长过程中,父母、师长出于爱和关心,都想为孩子设计一个人生的剧本,带着他们对世界的经验和理解,也带着局限和偏见。但这个设计通常是没有用的,年轻的一代一定会有自己不同的剧本,因为他们对世界的经验和理解是不同的。
在我看来,95后勇敢表达自我也是心理健康的标志
在一些人看来,95后敢想敢说,表达太直接太自我了。现代文化通常鼓励表达自我,认为自我的身份认同是通过自我表达获得的,而传统的沟通方式,则会赋予自我表达更多的意义。比如,一个孩子说今天的午餐不好吃,可能只是一个孩子主观的想法,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说的。
但在传统的东方文化看来,这句话就可能代表:孩子在抱怨,不懂得感恩,这样的表达是不被赞许的。人们更喜欢关注群体、他人的愿望,放下自身感受的做法。
然而,能够勇敢表达自我是心理健康的标志,如果一个人的想法和情感长期被压抑,无法表达,就会引起内心的冲突,容易引发心理疾病。
弗洛伊德说过:当你能把经历的事件和伴随的情感用语言表达出来的时候,你的症状就可能会消失。心理咨询之所以有可能让一个人发生改变,是因为他在这个过程中能够自由表达,避免积压大量负面的能量。
很多心理创伤都和压抑自我表达有关,一项针对女性乳腺癌患者的研究发现,那些用诉说、写作、绘画等方式,表达了自我感受的病人,会表现出更好的健康状态、更少的急诊预约、更高的积极情绪以及更高的生活满意度。
此外,压抑自我表达和睡眠障碍、如心血管疾病都具有相关性。很多心理学的临床研究都得出了类似的结果:自我表达与更好的身心健康状态直接相关。
当一个人能够体察到自己的情绪、想法、行为,并用语言表达出来,就会更加深入地理解自身,这些新的理解,又会构成新的表达的欲望和内容,形成良性循环。
每一代人都需要成熟,95后也一样
当然,95后也需要恰当估计自己的能力、对生活有切实的理解、满足个性的同时,也顾及他人、集体的需要,让自己拥有更成熟的个性。比如拿“秒辞”来看,理性的辞职自然无妨,至少明白自身需要什么、能够干什么。但一言不合就走人,比如工作出错了,和同事有矛盾,或者“觉得累不想干”就“秒辞”,是一种非理性辞职,不利于自身发展。
在我的来访者中,也有一位95后的女孩,因为“秒辞”而被朋友们称赞“有个性”,后来她意识到自己太冲动了,问我:怎样才能避免冲动呢?
冲动首先表明蕴含了勇气,为了避免情急之下作出不理性的决定,我给了她两个小建议:
第一,作决定的时候慢一点。
既然都知道这时作出的决定有可能会后悔,那就给冲动的情绪来个“缓兵之计”。给自己一个冷静期,尽量避免陷入鲁莽、轻率的被动局面。你可以暗示自己:先睡一觉再说,过两天再作决定也不晚。当你发现情绪很难克制的时候,也可以邀请你信任的人给你一些建议。
当你冷静点的时候,可以再问问自己:这是最适合我的决定吗?有没有其他解决方式?如果作了这个决定,可能会有什么样的后果?我目前有能力承担吗?
第二,生活中多一些对情绪的自我觉察。
任何情绪都有它的意义,冲动也是一样,每次冲动都是一个机会,让我们进入自己的心灵世界,去了解背后的需求是什么?前面讲到的“秒辞”的女孩,随着咨询的不断深入,她慢慢觉察到:当时非常想得到公司对自己能力的认同,当认同没有被满足时,自尊心受到了伤害。她用“秒辞”的方式来表达不满,为的是赌一口气。
所以,当我们通过冲动的情绪看到背后的心理需求,就是在更深的层面了解自己,疗愈自己,给自己心理营养。经常在生活中进行这种自我觉察,就是给自己补充心理营养,走向成熟。
每一代人都会在青春年少时冲动、叛逆,被人批判,被长辈认为幼稚不成熟、缺乏吃苦精神,等等,但这仅仅是因为,他们还年轻。终有一天,他们将扛起未来的重担。透过自己的成长经历,我们也许更能了解,95后其实就是再正常不过的一代:有个性,有成长,有未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考研重点论坛

GMT+8, 2025-11-10 09:5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