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月初,光明日报、人民日报先后报道湖南省浏阳市沙市镇秧田村有一面博士墙——这个村走出了21名博士、100多名硕士。
博士高产村究竟有什么秘籍?又到一年高考时,重庆晚报记者来到秧田村进行深入采访。
这里的人更聪明?
第一位女博士咨询QQ、微信:2544906,成立敬老爱亲个人奖励基金……
秧田村为何出这么多人才?湖南省沙市镇党委委员谢详华概括了4点:一是秧田村资源贫乏,以前经济条件不好,形成“只有读书改变人生”信念;二是秧田村罗氏宗族自古就有“勤耕重读”传统;三是榜样带动,考出去的大学生、硕士、博士以及成功企业家不断激励孩子苦读;四是村里历来重视教育。
知识改变命运 文化孕育美德
一条笔直公路,从秧田村村头直通博士墙。这里是村中心,几条路交叉口,无论从哪个方向进村,都会经过这里。
博士墙不大,长方形,白色底,“博士墙”3个大字极耀眼。字上方有一顶博士帽,帽两边各6个大字:“知识改变命运”,“文化孕育美德”。
墙上19名博士,包括姓名、简介、照片。其中,女博士8人。
80多岁罗宣干博士没照片,他是秧田村走出去的第一位博士,曾留学美国哈佛大学,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退休教授。
秧田村1288户,30年走出21名博士、100多名硕士、600多名学士。平均两个家庭考上一名大学生,平均12个家庭出一名硕士。
村里有两户人家走出两名博士:罗建植两个儿子罗洪涛、罗洪浪;罗碧波弟弟罗晴和女儿罗兆婧。
“还有两名博士没上墙,一人没联系上,另一人是杭州大学在读博士。”村干部汤华好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