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重点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考研面试增加印象分,实用新型专利包过申请发明专利申请并不难,代写全部材料,轻松申请!包过加急版发明专利申请,保研、考研面试加分利器!
查看: 954|回复: 0

2025年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7-1 13:49: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发明专利申请,代写全部材料。
2017年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章程
一、学校概况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是由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和北京信息工程学院合并组建的以工学为主体、工管理经文法多学科协调发展、信息特色鲜明的北京市重点支持建设的大学。
学校从1981年起,开始以陕西机械学院北京研究生部的名义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1993年取得独立硕士学位授予权。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目前拥有一级学科硕士点1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43个,覆盖了工、管、理、经、法等5个学科门类,同时还拥有工商管理硕士和8个工程硕士领域专业学位授权点。学校拥有北京市重点学科3个和重点建设学科9个,部级重点学科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北京实验室分室2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5个,北京高校工程研究中心1个,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原信息产业部重点实验室2个,财政部与北京市共建开放实验室2个,机械工业重点建设实验室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近几年北京市连续对我校科研基地和科技创新平台进行重点建设,学校已拥有先进的实验仪器设备和良好的科研创新环境。
学校在电子信息与计算机技术、现代制造与光机电一体化、知识管理与技术经济等学科领域具有较高研究水平,科研力量雄厚,特色和优势明显,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近年来,学校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近五年来,学校共获得行业、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励35项,发明专利175项,进入三大检索等高水平论文14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09部;参与的北京理工大学“电动车辆协同创新中心”,被正式认定为国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牵头建设的“北京世界城市循环经济体系协同创新中心”被列为市教委“2011计划”培育项目;高端软件、传感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一批成果实现了产业化。
目前,全日制在校研究生近1200人,校内硕士研究生导师238人,校外兼职硕士生导师120人,“双聘院士”6人;22名教授被国内外重点高校、科研单位聘为博士生导师,联合培养博士生,目前在读博士生53人。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学校提供科技创新基金,鼓励研究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扩大国际合作与交流,已与美国、日本、爱尔兰、英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高校建立了校际关系,共同协作开展科学研究、互访讲学和联合培养研究生等交流活动。学校每年聘请一定数量的外籍教师担任教学和科研工作。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将面向未来,抓住机遇,锐意进取,以崭新的姿态迎接挑战。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热烈欢迎广大考生踊跃报考我校!
二、报考条件
(一)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咨询QQ、微信:2544906/生/年,管、理、经、文、法学类6500元/生/年。
2.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收费标准咨询QQ、微信:2544906/生/年;工商管理硕士(MBA)58000元/生,分两年收取。
3.非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收费标准咨询QQ、微信:2544906/生/年,为入学时一次性收取。非全日制工商管理硕士(MBA)拟58000元/生,分两年收取,具体金额以上级批复为准。
(二)奖助学金体系
学校研究生奖学金体系由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和专项奖学金三部分构成。国家奖学金用于奖励学业成绩优秀、科学研究成果显著、社会公益活动表现突出的全日制在读研究生,奖励标准为每生20000元。学业奖学金分为一、二、三等奖三个等级。一等奖每人每年11000元,二等奖每人每年6000元,三等奖每人每年4000元,奖项覆盖学校全日制在读研究生的90%。专项奖学金包括研究生科技成果奖、研究生优秀毕业论文奖等。
学校研究生助学金体系包括国家助学金(7000元/生/年,按每年10个月发放)、三助一辅津贴(助教、助研、助管及助理辅导员)、困难补助、国家助学贷款等部分构成。
十一、其他说明
(一)招生规模:2017年我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暂定为427人,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暂定为37人,待教育部2017年招生计划下达后,若有调整,将及时更新。
(二)2017年我校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只限于机械工程(085201)、仪器仪表工程(085203)、控制工程(085210)、计算机技术(085211)、工业工程(085236)、工商管理(125100)、
物流工程(085240)等七个专业学位点。
(三)学制:我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除MBA学制为2年外,其它学科专业的硕士生学制均为3年。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采用弹性学制,一般为3-5年。
(四)2017年我校没有任何强军计划、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等专项计划的招生计划。
(五)考生因报考硕士研究生与所在单位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此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被录取,我校不承担责任。
(六)如本简章与教育部及北京教育考试院2017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规定冲突,按教育部及北京教育考试院文件执行。
(七)招生单位信息:
招生单位: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单位代码:11232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考点代码:116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河小营东路12号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与培养办公室(3办150)
邮政编码:100192
联系电话:010-62843704;传真号码:010-82426836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网址http://www.bistu.edu.cn/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b.bistu.edu.cn/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招生与培养办公室邮箱yzbzhang@bistu.edu.cn
附件1:招生专业目录及专业课考试书目
附件2:各专业拟招生数及各学院联系方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考研重点论坛

GMT+8, 2025-11-6 14:4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