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重点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考研面试增加印象分,实用新型专利包过申请发明专利申请并不难,代写全部材料,轻松申请!包过加急版发明专利申请,保研、考研面试加分利器!
查看: 295|回复: 0

专业目录#上海大学2019-2025年文学院学术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0-2 17:38: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发明专利申请,代写全部材料。
030200 政治学

本学科为一级学科硕士点,包括政治学理论、中外政治制度比较、中共党史、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外交学等二级学科。本学科依托文学院和全球问题研究院,拥有教育部区域国别研究中心-土耳其研究中心、上海市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宗教与全球政治研究院、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决策咨询研究基地-毒品与国家安全研究工作室等平台。本学科坚持国际化的特色,采取中国学生和外国留学生共同培养的方式,80%以上的课程为全英文讲授。学科点现有上海千人计划特聘教授三名,包括德国籍的Iris Borowy、美国籍的王栋、土耳其籍的Tugrul Keskin;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上海市社科领军人才各一名;曙光学者三名、浦江学者三名。本学科旨在培养兼具理论知识和实践训练的政治学和国际关系人才。通过在本学科点的学习,希望学生可以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和深厚的历史知识,能够跟不同国家和语言的人们相处相交;同时,还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服务于中国的国家治理和国际发展。本学科培养的人才希望有战略性的思维,具有参与政策制定和实施政策的能力,以及在具体机构和部门的服务精神。
学 制咨询QQ、微信:2544906明清文学、5)现当代旧体文学。先秦两汉文学研究一直致力于在继承和发扬国内外优秀研究传统的基础上,采用文、史、哲结合、个案研究与整体研究结合、理论研究与文献整理结合、传世文献研究与新出土文献研究结合的方法,对先秦两汉文学进行现代阐释。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主要致力于诗文作品的研究与文献整理,尤长于诗文理论的研究。既注重魏晋南北朝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承上启下地位及与历代文学关系的考察,更注重其自身演变规律的探索。唐宋文学研究主要在文学史学理论的宏观指导下,从整体上深入探讨唐宋文学、尤其是唐宋诗词的发展进程、渊源与影响。既注重从文体、时段、地域、作家、作品等角度切入,更重视唐宋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承上启下地位及与历代文学关系的考察,强调“史”的贯通意识。元明清文学研究方向主要采用个案研究与整体观照相结合、理论探讨与文献整理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向近世发展演化的历程。现当代旧体文学研究方向主要内容包括咨询QQ、微信:2544906明清文学文献及民国文学文献的研究,同时也旁及其他时期的文献。其中张寅彭教授领衔的清代诗话研究,近年来凭借国家社科重大项目“清诗话全编”这一有利契机,正逐步实现对清代诗话的全面搜集与整理,已成为国内外清诗话研究的重镇,也带动了一批优秀中青年学者的成长。本方向既注重文献的整理与考辨,也注重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文学理论的探析,形成了以文献整理与研究为基础,文学研究、理论研究、思想研究紧密结合、相辅相成的鲜明特色。主要研究领域咨询QQ、微信:2544906明清
05.(全日制)考古文博
06.(全日制)中外关系史
指导教师:
段勇、张童心、宁镇疆、吕建昌、程恭让、陈菊霞、李福长、郭红、曹峻、肖清和、舒健、魏峭巍、张呈忠、赵争、杨谦等教师。
招生人数:14
考试科目:
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1英语一
3.619中国史综合
4.复试科目:中国通史
备 注:
本专业在文学院培养。
060206 中国近现代史

本硕士点围绕国家和地方重大需求开展研究,形成与兄弟院校历史学科的错位优势,注重文献资料的整理研究,基于构建在全球区域化背景下具有新理念、新视野、新方法特点的中国近现代史学科,每年聘请国外著名教授开设专业课程;积极推荐研究生参加国内外的相关学术会议和国际交流。培养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能够面向社会,为地方社会服务。
学  制:3年
研究方向:
01.(全日制)中国近代经济史
02.(全日制)新中国经济社会史
03.(全日制)中国共产党史
04.(全日制)基督宗教史
05.(全日制)中西方文化交流与比较
指导教师:
忻平、陶飞亚、王栋、汪朝光、徐有威、刘长林、严泉、陈德军、杨卫华、吴静、侯庆斌等教师数名。
招生人数:15
考试科目:
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1英语一
3.619中国史综合
4.复试科目:中国通史
备 注:
本专业在文学院培养
060300 世界史

上海大学世界史学科依托国际化大都市优势,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致力于在国际学术平台上开展学术研究。世界史学科的学术团队有很好的国际视野和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与耶鲁大学、布鲁金斯学会、乔治敦大学、伊利诺伊大学、怀俄明大学、密西西比大学、肯塔基大学、英国利物浦大学、斯科莱德大学、埃及开罗大学、丹麦奥胡斯大学、德国马克斯普朗克民族与宗教多样性研究所、日本大阪市立大学、上智大学等海外知名高校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本学科团队成员含上海市领军人才1人,青年长江学者并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人,上海市千人计划特聘教授2人,上海市曙光学者3人,浦江学者2人,青年东方学者1人。本学科学术研究与人才培养并重,团队成员曾主持教育部重大项目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部级项目、国际合作项目多项。在《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世界历史》,《史学理论研究》,Studies in World Christianity(SSCI),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rug Policy (SSCI)等刊物上发表论文近百篇;近三年培养的研究生中27人次有海外访学、参加国际会议的经历,并有论文在《世界历史》,《世界宗教研究》,《美国研究》等刊物发表。
学  制:3年
研究方向:
01.(全日制)世界古代中世纪史
02.(全日制)世界近现代史
03.(全日制)区域与全球问题研究
04.(全日制)全球医疗社会史
指导教师:
郭长刚、江时学、张勇安、Iris Borowy、Tugrul Keskin、王三义、柴彬、王蔚、刘义、吴浩、张智慧、张金翠、杨军、哈日巴拉、黄薇、陈浩、朱虹、Rajiv Ranjan (郎荣吉)、刘招静、张琨、杨晨等。
招生人数:20
考试科目:
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1英语一
3.620世界史综合
4.复试科目:世界通史
备  注:
本专业在文学院培养。
0603J2 全球学

【专业介绍】
全球学旨在以综合性、多学科与跨文化的视角,探索和理解人类社会全球化进程及其影响,研究诸如环境恶化、人口迁徙、文化变迁、身份认同、和平与冲突、全球贸易与经济联系,乃至人类精神归属等全球性或跨国性问题。通过历史、社会、经济、文化、政治及其他视角来分析全球现象,“全球学”试图推动世界上不同文化与文明间的相互理解,培育全球意识,消除人类因地理、文化、语言与政治的差异而产生的隔阂。
上海大学全球学研究中心是国际全球学合作团队的成员组织。与来自美国、德国、丹麦、俄罗斯、日本、印度等国家40余所高校的全球学教学与研究机构建立有密切的学术联系,同时还与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奥法利全球与国际事务研究中心、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全球史研究中心、匈牙利塞格德大学中世纪系、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大学、马尔马拉大学、埃及开罗大学文明研究与文化对话研究中心、阿根廷国际科技研究委员会劳工调查中心、乌拉圭拉美社会经济研究中心等有着直接的学术合作关系。
【项目特色】
本学科领域招收对拉丁美洲、土耳其与中亚、南亚以及全球化思潮有强烈研究兴趣,且具有良好外语基础(西班牙语、土耳其语、阿拉伯语、波斯语、英语)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攻读期间外语水平达到要求者将派往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大学、海峡大学、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大学、日本上智大学、埃及开罗美国大学等进行联合培养。
本项目近3年已选派11名优秀在读硕士研究生赴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土耳其海峡大学、KOC大学、印度尼赫鲁大学进行联合培养。欢迎来自世界史、社会学、政治学、国际关系学、外语等领域的优秀本科生报考。
【学位授予】
本招生年度将授予“历史学”学位。
学 制:3年
研究方向:
01.(全日制)全球学理论
02.(全日制)全球化与区域社会发展(拉丁美洲研究、中东研究、中亚研究、南亚研究)
指导教师:
郭长刚教授、杨光研究员、江时学研究员、Tugrul Keskin教授、Antonio Zapata教授(秘鲁)、郎荣吉(Rajiv Ranjan)博士、陈浩博士、张琨博士、杨晨博士等。
招生人数:5
考试科目:
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1英语或 242 俄语(二外)或 246 西班牙语(二外) 或 247阿拉伯语(二外)
3.621全球学与全球化理论
4.复试科目:综合考试
备  注:
本专业在文学院培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考研重点论坛

GMT+8, 2025-11-11 23:1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