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及国家有关文件的精神,结合我校具体情况,特制定本硕士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硕士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基本要求:
1.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践行科学发展观;遵纪守法,具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品质、严谨的学风,以及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的献身精神。
2.系统地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研究方法;学位论文有一定的独立见解和学术价值。3.掌握本专业外的一门外国语,能阅读该语种的外文资料,并能运用该语种写作论文摘要;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和其他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手段进行科研工作。4.具有创新意识、国际视野、较强的实践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5.具备在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国际和跨国组织从事教学、科研、外事、管理以及其它与本学科相关的工作的能力。
二、研究方向
1.现代语言学(包括理论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语用学、认知语言学、语篇分析、心理语言学、对比语言学、)2.应用语言学及测试学(应用语言学、测试学、第二语言写作、)3.翻译理论与实践4.英语语言学(英语语言学、新闻英语、特殊用途英语)
三、学习年限
学制三年,前两年主要用于课程学习、教学实习、论文准备,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不得少于一年半。第三年用于调研、论文写作及答辩等。
四、培养方式与方法
采取理论学习、参加实践和科学研究相结合,导师指导、学科集体培养和学生自学钻研相结合,课堂讲授与导师个别指导相结合的方法,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课堂教学应努力采用启发式和讨论式,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
五、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研究生课程分公共必修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与专业选修课程。公共必修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程为学位课程。本专业各个研究方向除公共必修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程之外,根据不同研究方向的特点另设一些专业选修课程。1.研究生毕业学分为33学分。课程实行学分制,各门课程均按授课时数确定学分;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的学分原则上为每学期每周2学时为2学分。政治课为1.5学分,二外课为2学分。2.研究生毕业学分为33学分。课程实行学分制,各门课程均按授课时数确定学分;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的学分原则上为每学期每周2学时为2学分。政治课为1.5学分,二外课为2学分。3.课程分类及学分要求1)公共必修课:7学分(政治课和二外课)2)专业基础课:10个学分3)专业必修课:6个学分4)专业选修课:10个学分3.社会实践及学术报告的学分分配1)要求学生在学期间必须参加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并获取学分2个。2)要求学生在学期间,必须参加不少于6次的学术报告活动,并获取学分1个。说明:专业基础课为本专业各个研究方向均须修读的基础理论课程。专业必修课是指同一专业不同研究方向的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是根据研究方向和必修课程设计的延伸课程。
六、各研究方向的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专业基础课:英语语言概论TheEnglishLanguage:AnIntroduction(1.1)统计学Statistics(2.1)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ResearchMethodsandThesisWriting(2.2)其余两门课程为跨专业课程。(要求研究生在其他三个专业方向修读两门与自己所学专业方向不同的课程)注:四大专业方向指语言学、文学、翻译和文化。1.现代语言学研究方向:必修课:理论语言学TheoreticalLinguistics(1.2)语言学史HistoryofLinguistics(1.1)现代语言学研究专题TopicsonContemporaryLinguistics(1.1-2.2)选修课:社会语言学Sociolinguistics(1.2)语用学Pragmatics(2.1)语义学Semantics(2.2)句法学Syntax(2.2)音位学phonology(1.1)词形学Morphology(1.2)语料库语言学CorpusLinguistics(2.2)认知语言学CognitiveLinguistics(2.1)语言研究方法ResearchMethodsofLanguageStudies(1.1)功能语言学FunctionalLinguistics(2.1)篇章语言学DiscourseAnalysis(1.2)2.应用语言学与测试研究方向:必修课:应用语言学AppliedLinguistics(1.1)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ResearchMethodsonAppliedLinguistics(1.2)应用语言学研究专题TopicsonAppliedLinguistics(1.1-2.2)选修课:第二语言习得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1.1)语言测试LanguageTesting(1.2)心理语言学Psycholinguistics(2.1)第二语言写作研究SecondLanguageWriting(2.2)第二语言学习策略SecondLanguageLearningStrategy(2.1)特殊用途英语研究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2.2)词典学Lexicography(2.2)语类研究GenreStudies(1.2)测试与评估AssessmentandEvaluation(2.1)外语教学法TeachingMethodology(1.1)3.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方向:必修课:翻译史HistoryofTranslation(1.1)翻译理论TranslationTheories(1.2)翻译研究专题TopicsonTranslationStudies(1.1-2.2)选修课:翻译批评TranslationCriticism(2.2)口译Interpretation(1.1)英汉翻译实践English-ChineseTranslationPractice(1.1)汉英翻译实践Chinese-EnglishTranslationPractice(1.2)翻译研究方法ResearchMethodsofTranslation(2.1)名译比较研究ComparisonandAppreciationofTranslationMasterpieces(2.2)典籍翻译TranslationofClassics(2.1)文化与翻译CultureandTranslation(2.1)语料库与翻译CorpusandTranslation(2.2)经贸翻译EconomicandTradeTranslation(1.2)4.英语语言学研究方向必修课:英语史HistoryofEnglish(1.1)英语语言学研究方法ResearchMethodsofEnglishLinguistics(1.2)英语语言学研究专题TopicsonEnglishLinguistics(2.1-2.2)选修课:语言学史HistoryofLinguistics(1.1)英语变体研究VarietiesoftheEnglishLanguage(1.2)英语语音学EnglishPhonetics(1.1)对比语言学ComparativeLinguistics(2.2)英语文体学EnglishStylistics(2.1)新闻英语研究JournalisticEnglish(1.2)英语修辞学EnglishRhetoric(2.1)
七、课程考核
硕士研究生专业课程均进行考核。考核可采取笔试、口试、读书报告或专题论文的方式进行,可闭卷,也可开卷,具体方式由任课教师确定。期末考试一般安排在学期结束前一至两周内进行。考核成绩一律采用百分制计分,70分以上为合格。
八、调查研究和教学、科研实践
硕士生在学期间要把学习和研究结合起来,应利用校内外各种信息资源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题研究;可根据培养的需要外出参加有关学术会议,第3年可外出调研一次。在学期间应在国家公开出版的刊物上发表至少1篇论文,应参加累计不少于80小时的“三助”工作,工作结束时由所在单位(或导师)写出评语,交研究生部存档。
九、学位论文与论文答辩
研究生修满学分后,即应在导师指导下确定论文题目并拟定提纲,在此基础上外出调研,收集资料、研究问题、请教专家,然后对提纲进行必要的修改并着手撰写论文初稿。初稿完成后送指导教师审阅并根据其意见修改定稿。申请答辩的研究生必须参加资格考核,考核通过后方可参加答辩。如考核未通过,可于下一年再参加一次考核,但费用自理。第二次考核如仍通不过,则取消参加答辩的资格,只发给肄业证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