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导师详细信息
姓名咨询QQ、微信:2544906;
2007-2012年,课题号咨询QQ、微信:2544906;
2009-2011年,课题号咨询QQ、微信:2544906;
2010年,课题号咨询QQ、微信:2544906;
2010-2011年,课题来源咨询QQ、微信:2544906;
2012-2013年,课题来源咨询QQ、微信:2544906。
3.3.发表学术论文及出版专著情况、获奖情况。
(1)发表论文
《浅论执行标的的法律特征》(论文),《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7年第2期
《论人民调解制度的法律完善》(论文),《诉讼法理论与实践》(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民事诉讼法学研究综述》(论文),《法律文献信息与研究》1997年第3期
《论告状难问题之解决》(论文),《研究生法学》1997年第3期
《大陆统一合同法评析》,《投资中国》(台湾地区杂志)1999年9期
6.《群体诉讼与我国代表人诉讼的比较研究》(论文),《比较法研究》1999年第2期,《诉讼法学?司法制度》1999年9期转载
7.《共同诉讼行为相互独立性和牵连性分析》(论文),《平原大学学报》2000年第3期
《正当当事人理论的现代阐述》(论文),《比较法研究》2000年第4期
《诉讼证明过程分析》(论文),《人大法律评论》第2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证据判断的主观性和客观化》(论文),《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0年第5期
《中国市场经济:进展与评价》(论文),《政法论坛》2000年第5期,复印资料《法理学、法史学》2001年第2期转载
《主参加诉讼的诈害防止功能》(论文),《法学杂志》2000年第5期
《非正当当事人与判决效力的主观范围》(论文),《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4期
《寻求独立的诉讼主体地位》(论文),《现代法学》2000年第2期
《非正当当事人及其更换的法理分析》(论文),《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年第1期
《我国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制度的分析与重构》(论文),《政法论坛》2000年第1期,《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00年第5期转载
《委托合同与代理》(论文),平原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司法改革与诉讼公正》(论文),载《司法公正和司法改革》,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诉讼结构与角色分配——重构我国的民事诉讼结构》(论文),载《司法公正和司法改革》,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执行标的若干问题研究》,《诉讼法论丛》第2卷,法律出版社
《论民事审判方式改革与证据制度完善》(论文),《诉讼法论丛》第1卷,法律出版社
《仲裁法理论与适用》(论文),中国经济出版社
《民事主体和诉讼主体的类型》《法学评论》2002年2月,
《判决效力主观范围的扩张》《比较法研究》2002年2月,
《市场经济与有限政府》《两岸关系》2002年1月,
《对抗制的本土化问题》法制日报2002年3月,
《公证制度比较研究》《诉讼法学研究》2002年1月,
《仲裁制度的公正性与主体性》《河南管院学报》2002年3月。
《WTO与我国民事诉讼改革》,《政法论坛》2002年4月;
《诉讼证明的客观化》,《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破产法的修改与完善》,法学杂志2002年7月;
《诉讼程序与仪式的文化关联》,法制日报2002年8月;
《善治的意义》,法制日报2002年8月
《股东代位诉讼》,载《中国司法审判论坛》2002年11月。
《两岸区际民事司法协助制度之构建》,载《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3年。
《司法体制改革是实现公平和正义的保障》,载《诉讼法学研究》第5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3年6月出版。
《论再审程序的双重制约——我国再审程序改革的整体性思路》(+陈晓莉),《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
《美国证据法上的情况证据》,《人民法院报》2005年1月21日
《论我国诉讼调解原则体系之重构——兼评〈关于人民法院民事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相关规定》(+杨兵),《政法论丛》2005年第1期
《证明责任判决的裁判方法论意义——兼评传统证明责任观之谬误》(+王德新),《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抵销诉讼及其判决的效力》,《政法论丛》2005年第6期
《审判权缺位和失范之检讨——中国民事诉讼发展路向的思考》,《政法论坛》2005年第6期
《公益诉讼的建构》,《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回归真实:民事诉讼法的真谛——对〈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批判》,《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证据属性之判断——比较法与法学方法论的启示》,《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论证据失权的救济——兼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43条》(+任玲),《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
《从辩论主义到协同主义》(+李志丰),《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百事仲裁风波暴露法律真空》,《法制日报》2006年4月28日
《论第三人撤销之诉——兼论民事诉讼再审制度的改造》(+杨兵),《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6年第4期,同时收入《诉讼法理论与实践——司法理念与三大诉讼法修改》(2006年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对抗制与调解制度的冲突与融合——美国调解制度对我国的启示》(+杨兵),《比较法研究》2006年第4期
《构建协同主义的民事诉讼模式》,《政法论坛》2006年第5期
《公益诉讼与和谐社会——以群体诉讼为考察对象》,《法学论坛》2006年第5期
《非法证据排除:民事诉讼当慎用》,《检察日报》2006年6月29日
《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适用(上)》,《人民法院报》2006年7月24日
《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适用(下)》,《人民法院报》2006年7月31日
《美国证据制度中关联性的认定》,《人民法院报》2006年8月29日
《论民事诉讼中的司法能动性》,《法治论丛(上海政法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法官释明权之理论阐释与立法完善》,《北方法学》2007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转载
《Review on the Inefficiency and Disorganization of Judicial Power--Considerat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Civil Proceedings》,《FRONTIERS OF LAW IN CHINA》2007年第3期
《正确看待程序》,《人民法院报》2007年3月30日
《公益诉讼与民事诉讼立法之完善》,《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确立公益诉讼制度是民诉法修改之紧迫课题》,《检察日报》2007年5月25日
《解决民行纠纷的有益探索》,《检察日报》2007年8月23日
《再审程序的修改有利于当事人权益保障》,《检察日报》2007年10月29日
《论我国民事诉讼法修正案关于再审程序的完善》,《人民法院报》2007年11月13日
《论公益诉讼的理论基础与程序建构》,《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美国证券仲裁简评》(+梁松),《仲裁与法律》2008年第110辑
《论公益诉讼的理论基础与程序建构》,《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1期
《美国证券仲裁简评》,《仲裁与法律》2008年110期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立法中的若干问题探讨》,《公民与法(法学版)》2009年6期
《民事证明责任分配体系刍论》,《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4期
《论股东派生诉讼中的司法审查标准》,《法治论丛(上海政法学院学报)》2009年5期
《法院调解的正当性》,《理论与现代化》2009年5期
《我国能否引入英美法上的简易判决》,《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4期
《巴西检察机关在公益诉讼中的角色简评》,《人民检察》2010年11期
《民事证据秘密保护的程序机制分析》,《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3期
《法院职权调查证据的程序意义与立法完善》,《天津法学》2011年3期
《日本民事诉讼诉前证据收集制度研究及其借鉴》(+石达理),《河南省政法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11年2期
《敏感案件受理中的行动策略与正当化转型——以诉的利益为视角》,《法律适用》2011年1期
《论集团诉讼中的既判力问题—美国和巴西立法经验的分析及借鉴》,《政法论丛》2011年3期
《民事诉讼法》修改大家谈,《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1年5期
《论公益诉讼之诉的利益》,《河北学刊》2011年2期
《论集团诉讼中的既判力问题》,《政法论丛》2011年1期
《法院职权调查证据的程序意义与立法完善》,《天津法学》2011年3期
《论法院调解保密原则》,《法律科学》2011年第4期
《立足民事诉讼法修改探寻民事检察工作新发展》,《人民检察》2012年11期
《日本的检察制度及其运作特点》(+石达理),《人民检察》2011年7期
《现代型诉讼之程序保障——以2012年《民事诉讼法》修改为背景》,《比较法研究》2012年5期
《小额诉讼制度建构的理性思考》,《河北法学》2012年6期
《论恶意诉讼及其法律规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2年4期
《论我国证券欺诈代表人诉讼制度的完善》,《天津法学》2012年3期
《论民航纠纷的民事诉讼程序问题》,《东岳论丛》2012年12期
《论第三人撤销诉讼之原告范围》(+李美燕),《内蒙古社会科学》2014(2)
《示范诉讼对解决航班延误纠纷的启示》(+李美燕),《河南财经政法大学》2014(1)
《论瑕疵书证及证明力》(+李美燕),《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14(6)
(2)出版专著情况
《民事诉讼法学》第三版,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民事诉讼法学》,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委托行纪居间合同》(专著),人民法院出版社
《民事诉讼法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民事诉讼法学教学案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民事诉讼法学》(九五规划教材),法律出版社
《海峡两岸交往中的诉讼法律与实务》(国家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中国工人出版社
《民事诉讼当事人研究》(专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综合评价》(参与项目),经济科学出版社
《民事诉讼法》(教育部高职高专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民事诉讼操作指南》,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2年4月;
《民事诉讼原理》(参著),法律出版社2003年4月出版;
《民事诉讼教辅资料》,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
《仲裁法学》,中国法制出版社2003年9月出版;
《仲裁法学》(第一作者),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民事证据规则与法律适用》(第一作者),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年版
《民事证据法理念与实践》(主编),法律出版社2005版【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项目《民事证据法律制度研究》成果之一】
《中国区际民事司法协助》(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区际民事诉讼法律冲突与对策》(批准号01CJ20006)】
《民事诉讼立法研讨与理论探索》(主编),法律出版社2008版
(3)获奖情况
2001年7月,论文《正当当事人理论的现代阐释》获中国法学会全国第四届中青年诉讼法学优秀科研成果论文类一等奖
2002年3月,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八届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基金奖
2002年12月,获中国政法大学杰出青年教师称号
2003年8月,专著《民事诉讼当事人研究》获中国法学会全国第五届中青年诉讼法学优秀科研成果专著类二等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