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基本信息| 个人 情 况 | 姓名 | 伊华林 | 性别 | 男 | 出生年月 | 1969-05-20 | | 组织类别 | 中共党员 | 职务 | 系副主任 | 职称/ | 教授/博士生 | | 学历/学位 | 研究生/博士 | 学位授予时间 | 2005-01 | | 联系电话 | 13707156105 | E-mail | yihualin@mail.hzau.edu.cn | | 研究领域 | 果树种质创新与遗传育种 | 从事专业 | 果树学 | | 通讯地址 |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狮子山街特1号 | 邮政编码 | 430070 | | 所在研究基地 (实验室) | 国家柑橘育种中心 | | 工作单位 | 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院 | 主管部门 | 教育部 | | 单位属性 | 国家教育部211工程建设大学 | | 工 作 简 历 | 1986.09-1990.06咨询QQ、微信:2544906) | 起止年份 | 项目来源/类别 | 主持或参加 | | 1 | 柑橘三倍体创造及其遗传分析 | 10.00 | 2000.1-2002.12 | 国际科学基金/基础 | 主持 | | 2 | 柑橘雄性不育资源线粒体DNA遗传多型性研究 | 14.00 | 2001.1-2003.12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础 | 主持 | | 3 | 优质早熟脐橙品种的试验、示范与推广 | 16.00 | 2003.1-2005.12 | 国家外国专家局农引推项目/应用 | 主持 | | 4 | 早熟温州蜜柑品种‘日南1号’的试验、示范与推广 | 10.00 | 2006.1-2007.12 | 国家外国专家局农引推项目/应用 | 主持 | | 5 | 南方地区柑果类果树新品种选育及优质配套栽培技术 | 122.00 | 2001.1-2005.12 | 国家十五攻关/应用基础 | 第二主持 | | 6 | 长江流域柑橘新品种选育 | 50.00 | 2002.1-2004.12 | 农业部农业结构调整专项/应用基础 | 第二主持 | | 7 | 柑橘、桃、葡萄优质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 142.90 | 2006.01-2010.12 |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应用基础 | 第二主持 | | 8 | 柑橘资源创新与遗传改良 | 300.00 | 2006.1-2008.12 | 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 | 核心成员 | | 9 | 柑橘良种引种推广及配套技术服务 | 45.00 | 2001.1-2007.12 | 横向联合 | 主持 | | 10 | 柑橘引进良种产业化技术配套与示范推广 | 300.00 | 2003.1-2005.12 | 农业部948/应用 | 参加 | | 11 | 三峡库区柑橘品种改良与高效生态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 | 300.00 | 2001.1-2005.12 | 国家三峡移民科技开发/应用 | 参加 | | 12 | 三峡库区柑橘新品种引进与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 160.00 | 2000.1-2003.12 | 国家移民局重大项目 | 子课题主持 | | 13 | 柑橘模式化栽培与贮藏技术研究 | 2260.00 | 2007.1-2010.12 |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 | 参加 | | 14 | 不同熟期橙汁加工品种筛选、评价与示范 | 162.0 | 2007-2010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 主持 | | 15 | 赣南脐橙无病毒苗木快速繁育与提早投产技术研究与示范 | 159.0 | 2007-2010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 参加 | 三、过去5年(2002—2007)发表的论文| 论文题目 | 刊物名称 | 年、卷、期 | 起止页码 | 影响因子 | 本人在作者中的排序 | | Study on the heredity of the hybrid progenies progenies acquired from the sexual cross using the allotetraploid citrus somatic hybrid as the pollen parent. | Science in China SeriesC-Life Science | 2007, 37(3) | 367-376 | 0.48 | 第一 | | RAPD为基础的柑橘体细胞杂种有性后代遗传规律研究 | 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 | 2007, 37(1) | 42-51 | | 第一 | | 2种保鲜方法对脐橙果实风味和色泽变化的影响 | 果树科学 | 2007,24(6) | 792-795 | | 通讯作者 | | 柑橘体细胞杂种有性后代叶形态遗传变异研究 | 果树科学 | 2006,23(2) | 169-172 | | 第一 | | Mitochondrial gene expression in stamens is differentially regulated during male gametogenesis in Citrus unshiu | Journal of Horticultural 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 2006, 81(4) | 565-569 | 0.50 | 第四 | | 柑橘体细胞杂种有性后代的创造及杂种鉴定 | 实验生物学报 | 2005,38(3) | 219-226 | | 第一 | | 温州蜜柑线粒体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 园艺学报 | ,2006, 33(3) | 485-490 | | 第四 | | 椪柑新品种‘华柑2号’ | 园艺学报 | 2005,32(5) | 962 | | 第一 | | 利用SSR标记分析柑橘雄性不育及低育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 2006,14(6) | 937-941 | | 第四 | | 国庆一号温州蜜柑小孢子发育过程及其分期 | .果树学报 | 2005, 22(5) | 567-569 | | 第二 | | 早熟温州蜜柑新品种—鄂柑2号 | 中国南方果树 | 2005,34(3) | 4 | | 第一 | | Cytogenetic analysis of two interspecific Citrus allotetraploid somatic hybrids and their diploid fusion parents | Plant Breeding | 2004, 123 | 332-337 | 1.10 | 第三 | | 以异源四倍体体细胞杂种为父本与二倍体杂交创造柑橘三倍体的研究 | 园艺学报 | 2005,32(4) | 594-598 | | 第三 | | 脐橙新品种‘红肉脐橙’ | 园艺学报 | 2003,30(1) | 115 | | 第一 | | 2个柑橘品种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行为的观察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 2003,22(2) | 172-174 | | 第一 | | An efficient protocol for genomic DNA extraction from Citrus species | Plant Mol Bio Rep. | 2003, 21 | 177a-177g | | 第三 | | 两种柑橘线粒体DNA的获得与AFLP分析 | 园艺学报 | 2003,30(4) | 389-393 | | 第二 | | 柚新品种—HB柚 | 中国南方果树 | 2003,32(2) | 3 | | 第一 | 四、培养研究生情况| 序号 | 研究生 姓 名 | 类别 (硕/博) | 论文题目 | 毕业 时间 | | 1 | 曹庆芹 | 博士(协助指导) | 柑橘雄性不育资源胞质DNA遗传多样性研究 | 2004.6 | | 2 | 胡志勇 | 博士(协助指导) | ‘无核瓯柑’、温州蜜柑无核的细胞及分子机理研究 | 2007.6 | | 3 | 任家胤 | 硕士 | 我国主要椪柑品种系谱关系研究 | 2006.6 | | 4 | 李先明 | 硕士 | 砂梨套袋技术及其效应研究 | 2005.10 | | 5 | 高 娟 | 硕士 | 柑橘体细胞杂种有性后代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及花粉育性研究 | 2007.6 | | 6 | 郭琳琳 | 硕士 | 柑橘果实发育过程中及熟后保鲜的色泽和色素分析 | 2007.6 |
五、近5年(2003—2007)(以柑橘为研究对象)获得的成果(专利、经济效益、试验、示范或推广面积、品种数量、行业标准和规程等;要求能够提供新品种证书、专利证书及相关的连续数据资料和关键图片等)。| ①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柑橘优异种质资源发掘、创新与新品种选育和推广》; 2006,证书号:2006-J-201-2-08-R02 ② 湖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柑橘异源四倍体创造及其在生产柚瘪籽果实中的应用》,2001,奖证编号:2001Z-030-2-011-010-R03 ③ 国家专利:一种生产瘪籽柚果实的方法,专利号:ZL 00 1 09615.X, 2004,排名第3 ④ 湖北省星火奖三等奖,《柑橘良种-“鄂柑一号”苗木快速繁殖技术研究及大面积丰产示范》,1997,证书号:96311-4 ⑤ 湖北省重大科学技术成果登记 ⑴ 脐橙类新品种—华脐橙二号,登记号:EK020255,2003,第2 ⑵ 脐橙新品种—纽荷尔脐橙,登记号:EK050731,2006,第3 ⑶ 宽皮柑橘类新品种—华柑2号,登记号:EK050732,2006,第3 ⑷ 柚类新品种—华柚1号,登记号:EK020254,2003,第3 ⑸ 鄂柑2号,登记号:EK050404,2005,第4 | 六、近5年(2003—2007)为柑橘产业服务情况(人才培训、产业技术服务、指导等;以邀请信、以合作协议、合同等有备案的正式文本材料为准)。| 1、江西安远王品农业科技开发公司技术顾问; 2、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柑橘发展规划技术负责人; 3、不定期到湘南、赣南及三峡库区等柑橘产区进行技术培训。 | 七、近5年(2003—2007)以柑橘为材料进行国内外学术合作与交流情况| 1、2002.05-2002.06在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培训; 2、2004.09-2004.10在西班牙巴伦西亚农业科学院短期培训; 3、2005.09-2005.10在日本大分县进行短期培训; 4、2006年9月参加美国佛罗里达大学举办的第46届国际柑橘与柑橘饮料大会; 5、参加每年一度的中国柑橘学大会(分别在龙岩、宜昌、重庆及长沙召开); 6、《果树学报》等期刊审稿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