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姓 名 | 魏霞 | 性 别 | 女 | | | 最高学历 | 博士 | 最高学位 | 博士 | | 职 务 | 无 | | 职 称 | 副教授 | | 联系方式 | Email: weix@lzu.edu.cn | | 所在部门 | 水文水资源研究所 | | 研究方向 | 水土保持措施及其环境效应、流域降雨侵蚀产沙动力过程、气候变化与水资源演变 | | 学习经历 | ? 2005/04–2008/07,西安理工大学,西北水资源与环境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水文学及水资源专业,工学博士 ? 2002/09–2005/04,西安理工大学,西北水资源与环境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水文学及水资源专业,工学硕士 ? 1998/09–2002/07,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水利与建筑工程专业,工学学士 | | 工作经历 | ? 2012/08–2013/08,美国,USDA-ARS-National Soil Erosion Research Lab,访问学者 ? 2011/05–至今,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副教授 ? 2010/07–2013.12,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博士后 ? 2008/07–2011/04,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讲师 | | 主讲课程 | 《农田水利学》、《流域水文模型》、《水文预报》、《水文水资源学科导读》 | | 学术兼职 | 中国地理学会会员 | | 研究成果 | | | 获得荣誉 | ? 获第四届全国水利类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优胜奖; 2014年 ? 获兰州大学“优秀班主任”荣誉称号; 2013年 ? 论文“草被措施对坡沟侵蚀系统径流流态和流速影响研究”获中国水论坛十佳优秀青年论文奖; 2011年 ? 参加的“‘自然-人工’耦合作用下流域水土流失环境演变与调控”项目获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 2011年 ? 参加的“大理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的减沙作用研究”项目获黄河上中游管理局科技进步特等奖; 2009年 ? 论文“界壳的泛系观控模型及其在水资源中的应用”获陕西省第十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2008年 ? 参加的“黄土地区暴雨侵蚀动力过程与模拟研究”获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一等奖;2006年 ? 论文“黄土高原典型淤地坝淤积机理研究”在全国“水土流失与生态修复”学术研讨会上获优秀论文奖; 2005年 ? 论文“淤地坝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预防措施”获陕西省水土保持学会学术交流优秀论文三等奖; 2003 年 | | 在研项目 | ?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典型淤地坝淤积过程辨识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研究”(41001154) ? 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坝地分层淤积信息的淤积过程与坝控流域坡沟侵蚀产沙的响应研究”(20110490862) ? 主持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费自由探索项目“典型淤地坝淤积过程辨识及其水文气象因素影响研究”(lzujbky-2009-131) ? 主持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黄土高原坝控流域土壤侵蚀过程特征与人类活动影响研究” ? 主持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黄土高原坡沟侵蚀产沙过程机理研究”(lzujbky-2012-139) ? 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项目“黑河上游土壤水文异质性观测试验及其对山区水文过程的影响” (91125010) ? 参加水利部公益项目“坡沟系统侵蚀耦合机制之泥沙输移比研究”( 201201083) ? 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复杂环境下泾河流域汛期难控制利用洪水临界效应研究”(51109103) ? 参加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环境变迁下洪水演变规律和洪水弃水多维耦合评价研究”(20090211120021) ? 参加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复杂条件下人类活动对黄河上游水资源的影响研究” (lzujbky-2014-126) ? 参加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费自由探索项目“复杂环境下汛期洪水弃水风险分析” (lzujbky-2010-103) ? 参加兰州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气候变化下的陇东黄土高原典型小流域水沙关系研究”( lzujbky-2012-142 ) | | 发表论文 | ? 李东,魏霞,李勋贵,李耀军.基于RS和GIS的甘肃省冻融侵蚀敏感性评价[J].水土保持研究,2015,22(2):1-6. ? 李耀军,魏霞,李东.近30年甘肃省潜在蒸散发时空变化特征及演变归因的定量分析[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15,26(1):219-225. ? 魏霞,李勋贵,李占斌,付玉凤.植被覆盖下黄土凸型复合坡面水流特征[J].农业工程学报,2014,30(22):147-154. ? 魏霞,李勋贵,李占斌.黄土凸型复合坡面径流能量变化特征试验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14,28(6):71-76. ? Li Xun-Gui, Wei Xia.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il erosion risk and surplus floodwater during flood season [J]. Journal of Hydrologic Engineering, 2014, 19(7): 1294-1311. ? 董薇薇,丁永建,魏霞.祁连山疏勒河上游基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冰川冻土,2014,36(6):661-669. ? 李东,魏霞,李耀军.黄土高原地区土壤侵蚀研究方法综述[J].水土保持,2013, 12(1): 24-27. ? 魏霞,丁永建,李勋贵.冻融侵蚀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水土保持研究,2012, 19(2): 271-275. ? 魏霞,李占斌,李勋贵.黄土高原坡沟系统土壤侵蚀研究进展[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2, 10(2):108-113. ? 魏霞,李勋贵,李占斌.大理河流域治理前后径流泥沙变化研究[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1,28(4):1-4. ? Li Xun-Gui, Wei Xia. Soil erosion analysis of human influence on the controlled basin system of check dams in small watersheds of the Loess Plateau, China [J]. 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 2011, 38(4): 4228-4233. ? 李勋贵,魏霞.区域土壤侵蚀演化风险分析——以泾河流域为例[J].地理研究, 2011, 30(8): 1361-1369. ? 李勋贵,魏霞.汛期洪水弃水与水土流失耦合风险关系分析[J].地理科学, 2011, 31 (9):1138-1143. ? 魏霞,李勋贵,李占斌.黄土高原坡沟系统径流泥沙过程 [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46(5):7-10,18. ? 魏霞,李勋贵,李占斌,沈冰.黄土高原坡沟系统径流水动力学特性试验[J].农业工程学报,2009,25(10):19-24. ? 魏霞,李勋贵,李占斌,沈冰.黄土高原坡沟系统侵蚀泥沙来源模拟试验[J].农业工程学报,2009,25(11):91-96. ? 魏霞,李勋贵,李占斌,邹兵华,鲁克新.淤地坝对黄土高原坡沟系统重力侵蚀调控研究[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1(6):856-861. ? 魏霞,李占斌,尤洋,亢伟,李斌斌.黄土高原坡沟系统侵蚀产沙过程的REE示踪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 2008,22(4): 11-15. ? 邹兵华,郭喜峰,魏霞,涂川.黄土高原淤地坝增长小流域农村经济的潜力及途经研究[J]. 2008,19(2):44-47. ? 李占斌,秦百顺,亢伟,李鹏,李雯,魏霞.陡坡面发育的细沟水动力学特性室内试验研究[J].2008,24(6): 64-68. ? 魏霞,李占斌,李勋贵,沈冰.大理河流域水土保持减沙趋势分析及其成因[J].水土保持学报,2007,21(4):67-71. ? 魏霞,李占斌,李勋贵,沈冰.基于灰关联分析的坝地淤积过程与侵蚀性降雨响应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 2007,22(5):842-850. ? 魏霞,李占斌,李勋贵,沈中原,亢伟,邹兵华.淤地坝坝地淤积过程与侵蚀性降雨的灰关联分析[J].安全与环境学报, 2007, 7(2): 101 -104. ? 魏霞,李占斌,武金慧,李斌斌,杜中.淤地坝水毁灾害研究中的几个观念问题讨论[J].水土保持研究,2007,14 (6): 235 - 237, 241. ? 管新建,李占斌,李勉,魏霞.基于BP神经网络的淤地坝次降雨泥沙淤积预测[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5(9):221-225. ? 李勋贵,李占斌,魏霞.陕北黄土高原淤地坝坝地淤积物物理特性指标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07,14(2):218-220,223. ? 魏霞,李占斌,沈冰,李勋贵,鲁克新.陕北子洲县典型淤地坝淤积过程和降雨关系的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 2006, 22(9): 80-84. ? Wei Xia, Li Zhanbin, Li Xungui, Lu Kexin. Tendency Prediction of Environment Evolution on Soil and Water Loss in Kuyehe Watershed. EOS Transactions, 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 Vol. 87. 5 Sept. 2006.(CSA Engineering Research Database收录: 200612-30-67015 (CE); A06-46-122177 (AH)). ? Xia WEI, Zhanbin Li, Peng Li, Xungui Li. The Invers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ainfall and Erosion Sediment Yield Based on Sediment Depositing Information of Check-Dam in Small Watershed. Proceedings of the 13th Tri-University International Joint Seminar & Symposium 2006. Mie University, Japan: 249 - 252. ? Xia WEI, Zhanbin Li, Peng Li. Grey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Depositing Sediment of Typical Check-dam and Erosive Rainfall. 2n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oil Erosion and Dryland Farming. October 1-5,2006,Yangling,Shbbnxi, China. ? Li Xungui and Wei Xia. Observability-controllability Analysis on Water Resources System. EOS Transactions, American Geophysical Union. Vol. 87. 5 Sept. 2006. (CSA Engineering Research Database收录: 200612-30-66976 (CE), A06-46-122115 (AH)) ? 魏霞,李占斌,李勋贵,鲁克新.坝地淤积物干容重分布规律及其在层泥沙还原中的应用[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4(10):192-195. ? 魏霞,李占斌,李鹏,鲁克新,李勋贵.黄土高原典型淤地坝淤积机理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2006,26(6):10-13. ? Li,Z.B, Wei,X., Li,P., Kitamura, Y., Lu,K.X., SHen, Z.Y, Li W.. Study on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Depositing Information in Check Dam on the Loess Plateau. Core University Program Japan-China Joint Open Seminar on Combating Desertification and Development in Inland China of Year 2005. Yangling, Shbbnxi, China:35-37.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