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理学院有数学、物理科学与技术、统计学、工程结构与力学4个系,有物理实验中心、力学实验中心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新材料力学理论与应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射频微波应用湖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高压物理与新材料研究中心、玻璃钢复合材料结构检测实验室、射频与微波技术研究中心、建模仿真与智能控制研究中心、工程结构与新材料力学研究中心等5个校级科研基地。
理学院296名职工中专任教师249,博士生导师25名、教授53名、副教授126名,获博士学位占66.27%,在国外获得学位或在国外进修访问一年及以上占45.38%;教师队伍中有中组部“千人计划”特聘专家1人,教育部首批“长江学者青年项目”获得者1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1人,省“百人计划”特聘专家1人,省“楚天学者”特聘专家2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
理学院具有力学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含二级学科博士点4个,还设有博士后流动站),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含二级学科硕士点19个);力学、物理学2个一级学科为省级重点学科,物理学2015年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现有博士、硕士研究生367人,2009年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学院还与英国著名高校巴斯大学、谢菲尔德大学、布里斯托大学,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夏洛特分校等建立了联合培养本科生、研究生及合作开展科学研究的关系。
理学院在科研上,曾获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高校科研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湖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及其他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0项;承担国家973、863重大科研项目,每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多项,年科研经费总额接近1500万元,一批年轻学者陆续在国际顶尖杂志发表一系列高水平的论文,特别是2011年黄海军博士作为第一作者在《Nature》上发表了学术论文,填补了学校一项空白。教学上,曾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17项,国家精品课程2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全国大学生素质教育精品通选课2门,省级精品课程11门,出版教材80部,其中国家“十五”规划教材3部,“十一五”规划教材3部,“十二五”规划教材3部,国家精品教材1部。
学校对理学院建设非常重视,“十一五”期间在南湖新校园新建3万平米理学院楼群,并于2009年完成整体搬迁。“十二五”期间学校更是加大理学学科的支持力度,在基础课程与专业教学实验室、科研基地建设、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大幅度增加投入,极大地改善了学院的办学条件,提升了科研水平,为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理学院依托交通、建材和汽车行业的优势,积极服务于国家和地区重大工程需求,取得了较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力学学科、数学学科、物理学科和统计学科的特色研究方向咨询QQ、微信:2544906/生年;
(2)硕士研究生卓越奖学金咨询QQ、微信:2544906/生年。
八、其他事项
1、食宿安排
夏令营活动期间,外校营员由理学院统一安排住宿;本校营员在学生宿舍住宿。活动期间所有营员伙食、保险费用由学校承担。
2、费用报销
外校营员凭车票报销往返交通费(高铁二等座或硬卧及以下);活动期间的其余日常消费营员自理。
3、纪律承诺
所有参营学生必须履行安全责任承诺,否则后果自负。
九、联系方式
理学院研究生工作办公室胡老师027-87651826
理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孙老师027-87108020
武汉理工大学理学院
2018年6月4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