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重点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考研面试增加印象分,实用新型专利包过申请发明专利申请并不难,代写全部材料,轻松申请!包过加急版发明专利申请,保研、考研面试加分利器!
查看: 919|回复: 0

导师信息#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研究生导师介绍#刘建坤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2-8 00:12: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发明专利申请,代写全部材料。
基本信息办公电话咨询QQ、微信:2544906,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咨询QQ、微信:2544906,主持北京交通大学咨询QQ、微信:2544906,主持科技部“973”咨询QQ、微信:2544906,主持基本科研业务费咨询QQ、微信:2544906,参加铁道部科技司咨询QQ、微信:2544906,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咨询QQ、微信:2544906,主持基本科研业务费咨询QQ、微信:2544906,参加北京交通大学咨询QQ、微信:2544906,主持北京交通大学咨询QQ、微信:2544906,主持
铁道部科技司咨询QQ、微信:2544906,参加铁道部科技司咨询QQ、微信:2544906,主持北京交通大学咨询QQ、微信:2544906,参加北京交通大学咨询QQ、微信:2544906,参加北京交通大学咨询QQ、微信:2544906分析,2010-04-15--2011-04-15,6.0万元,参加铁道部业务局咨询QQ、微信:2544906,参加北京交通大学咨询QQ、微信:2544906,主持其它部市咨询QQ、微信:2544906,主持北京交通大学咨询QQ、微信:2544906,参加北京交通大学咨询QQ、微信:2544906,主持北京交通大学咨询QQ、微信:2544906,参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其他”咨询QQ、微信:2544906,主持北京交通大学咨询QQ、微信:2544906,参加北京交通大学咨询QQ、微信:2544906,参加北京交通大学咨询QQ、微信:2544906,参加北京交通大学咨询QQ、微信:2544906,参加国家重点实验室计划咨询QQ、微信:2544906法研究,2009-01-01--2010-12-31,6.0万元,参加铁道部科技司咨询QQ、微信:2544906,参加铁道部科技司咨询QQ、微信:2544906,主持北京交通大学咨询QQ、微信:2544906,参加科技部“科技支撑”咨询QQ、微信:2544906,主持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咨询QQ、微信:2544906,参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咨询QQ、微信:2544906,主持铁道部科技司咨询QQ、微信:2544906,主持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咨询QQ、微信:2544906,主持北京交通大学咨询QQ、微信:2544906,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咨询QQ、微信:2544906,主持北京交通大学咨询QQ、微信:2544906,参加北京交通大学咨询QQ、微信:2544906,参加北京交通大学咨询QQ、微信:2544906,主持北京交通大学咨询QQ、微信:2544906,参加北京交大科技发展中心咨询QQ、微信:2544906,参加
铁道部科技司咨询QQ、微信:2544906,主持北京交通大学咨询QQ、微信:2544906,主持铁道部科技司咨询QQ、微信:2544906,主持铁道部科技司咨询QQ、微信:2544906,主持北京交通大学咨询QQ、微信:2544906,参加北京交通大学咨询QQ、微信:2544906,参加教育部咨询QQ、微信:2544906,主持铁道部科技司咨询QQ、微信:2544906,主持铁道部科技司咨询QQ、微信:2544906,主持铁道部科技司咨询QQ、微信:2544906,主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咨询QQ、微信:2544906,主持其它部市咨询QQ、微信:2544906,主持北京交通大学咨询QQ、微信:2544906,参加北京交通大学咨询QQ、微信:2544906,主持铁道部科技基金咨询QQ、微信:2544906,主持铁道部科技司咨询QQ、微信:2544906,主持北京交通大学咨询QQ、微信:2544906,主持教育部咨询QQ、微信:2544906,主持教育部咨询QQ、微信:2544906,主持
教学工作
讲授过的课程咨询QQ、微信:2544906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13,S2:113-119.
[7]常丹,刘建坤,田亚护.E_(vd),E_(v2)和K_(30)相关关系的数值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13,S2:428-432.
[8]陈孟乔,刘建坤,肖军华,田泽野.高水压条件下泥水盾构隧道开挖面支护压力特性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13,S2:163-169.
[9]王鹏程,刘建坤,李旭,田泽野.直剪条件下碎石集料力学特性研究[J].铁道学报,2014,02:103-108.
[10]王天亮,王扬,刘建坤.冻融作用下石灰土填料的力学特性研究[J].铁道学报,2014,02:109-115.
[11]严晗,王天亮,刘建坤,王扬.反复冻融条件下粉砂土动力学参数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14,03:683-688.
[12]王鹏程,刘建坤,李旭,房建宏.双轴压缩条件下碎石集料静力剪切特性研究[J].铁道学报,2014,06:87-92.
[13]常丹,李旭,刘建坤,陈曦.土体含水率测量方法研究进展及比较[J].工程勘察,2014,09:17-22+35.
[14]常丹,刘建坤,李旭,于钱米.冻融循环对青藏粉砂土力学性质影响的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4,07:1496-1502.
[15]彭丽云,李涛,刘建坤.非饱和击实粉土强度特性的试验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4,06:872-877.
[16]毛卫南,刘建坤.自适应时间步长法在土体冻结水热耦合模型中的应用[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14,04:510-516.
[17]刘奉喜,张霖,张娥,刘建坤.ABAQUS软件前后处理数据过滤输出工具的二次开发[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5,08:249-250.
[18]王青志,刘建坤,田亚护,房建宏,朱鑫鑫.寒区级配碎石冻胀正交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15,10:2825-2830+2836.
[19]吕鹏,刘建坤.冻土与混凝土接触面直剪试验研究[J].铁道学报,2015,02:106-110.
[20]毛卫南,刘建坤.冻土区路基与埋地管道水热变化模拟分析[J].土木工程学报,2015,S2:380-385.
[21]毛卫南,刘建坤.冻土斜坡路基温度水分分布特性分析[J].铁道学报,2015,06:88-94.
[22]常丹,刘建坤,李旭.冻融循环下粉砂土屈服及强度特性的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5,08:1721-1728.
[23]崔宏环,刘建坤,张立群,田亚护.考虑冻融循环的季冻区高等级公路路基填土本构模型研究[J].岩土力学,2015,08:2228-2236.
[24]陈孟乔,刘建坤,肖军华.砂土中盾构隧道开挖面失稳土体三维形状分析[J].岩土力学,2013,04:961-966.
[25]田亚护,刘建坤,冯瑞玲.“路基工程”课程教学方法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地质教育,2013,01:67-69.
[26]沈宇鹏,刘建坤,田亚护,冯瑞玲,魏静.关于路基支挡结构内容的教学体会[J].教育教学论坛,2013,15:40-42.
[27]陈曦,张建,刘建坤.一种显式子步应力点积分算法及其在SMA数值模拟中的应用[J].应用数学和力学,2013,06:576-585.
[28]严晗,刘建坤,王天亮.冻融对粉砂土力学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3,04:73-77.
[29]石峰,刘建坤.109国道冻土路基动力融化固结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3,04:59-63.
[30]毛卫南,刘建坤.不同离散化方法在正冻土水热耦合模型中的应用[J].工程力学,2013,10:128-132.
[31]石峰,刘建坤,房建宏,田亚护,徐安花.季节性冻土地区公路路基动应力测试[J].中国公路学报,2013,05:15-20.
[32]张彧,刘建坤,房建宏,徐安花.察尔汗地区复合地基加固盐渍土效果试验[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2,01:87-91.
[33]彭光堂,刘红兵,刘建坤.109线橡皮山段砂质粉土冻胀特性试验研究[J].路基工程,2012,02:86-88.
[34]张彧,房建宏,刘建坤,徐安花.察尔汗地区盐渍土水热状态变化特征与水盐迁移规律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12,07:1344-1348.
[35]王天亮,刘建坤,田亚护.冻融作用下水泥及石灰改良土静力特性研究[J].岩土力学,2011,01:193-198.
[36]马立峰,刘建坤,牛富俊.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斜坡段路基粉质粘土的试验研究[J].工程勘察,2011,12:1-5+16.
[37]张彧,房建宏,刘建坤,徐安花.强夯置换复合地基加固盐渍土效果的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11,S1:258-261.
[38]刘建坤,鲍维猛,包黎明,葛建军.多年冻土区路桥过渡段的一种新结构(英文)[A].中国地理学会冰川冻土分会.ProceedingsoftheSixthInternationalSymposiumonPermafrostEngineering[C].中国地理学会冰川冻土分会:,2004:5.
[39]肖军华,刘建坤.循环荷载下粉土路基土的变形性状研究[J].中国铁道科学,2010,01:1-8.
[40]王天亮,刘建坤,田亚护,RomanL.T..水泥改良土力学特性试验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0,01:64-67.
[41]彭丽云,刘建坤.正融粉质黏土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变形特性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10,04:567-572.
[42]田亚护,温立光,刘建坤.季节冻土区铁路路基变形监测及冻害原因分析[J].铁道建筑,2010,07:104-107.
[43]王天亮,刘建坤,田亚护.水泥及石灰改良土冻融循环后的动力特性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10,11:1733-1737.
[44]彭丽云,李涛,刘建坤.循环荷载作用下非饱和击实粉土变形特性的试验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0,11:1504-1509.
[45]王天亮,刘建坤,彭丽云,田亚护.冻融循环作用下水泥改良土的力学性质研究[J].中国铁道科学,2010,06:7-13.
[46]田亚护,刘建坤,彭丽云.动、静荷载作用下细粒土的冻胀特性实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10,12:1882-1887.
[47]马立峰,刘建坤,李庆武.既有东北铁路多年冻土区路基病害整治效果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9,03:475-479.
[48]马立峰,刘建坤,田亚护.牙林线多年冻土区路基冻融病害整治工程效果模拟[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9,02:62-66+76.
[49]刘建坤,肖军华,杨献永,陈立宏.提速条件下粉土铁路路基动态稳定性研究[J].岩土力学,2009,02:399-405.
[50]马立峰,刘建坤,牛富俊.基于可靠度的多年冻土区路基稳定性评价及应用分析[J].工程地质学报,2009,04:522-527.
[51]马立峰,牛富俊,刘建坤,吴军.冻土区典型热融滑塌地温变化及防治效果模拟[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9,04:134-139.
[52]刘奉喜,刘建坤,钱春香,房建宏.多车辆载荷作用下岩盐公路振动分析[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9,04:149-152.
[53]彭丽云,李涛,刘建坤.黄河冲积粉土的吸力和强度特性关系[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9,04:129-133.
[54]陈孟乔,刘建坤.多年冻土区铁路路基养护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J].铁路计算机应用,2009,08:16-18.
[55]彭丽云,刘建坤,田亚护.粉质粘土的冻胀特性研究[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9,06:62-67.
[56]刘建坤,韩小刚,刘争平,葛建军.多年冻土地区路堤路堑过渡方式试验研究[J].冰川冻土,2008,01:153-156.
[57]肖军华,刘建坤,彭丽云,陈立宏.黄河冲积粉土的密实度及含水率对力学性质影响[J].岩土力学,2008,02:409-414.
[58]彭丽云,刘建坤,陈立宏.非饱和击实粉土的强度和屈服特性研究[J].岩土力学,2008,08:2241-2245.
[59]谢楠,刘建坤,马立峰,牛富俊,王勇.小样本条件下多年冻土地区斜坡稳定性的可靠性分析方法[J].工程力学,2008,07:166-171.
[60]彭丽云,刘建坤,田亚护,钱春香.正融土无侧限抗压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8,09:1338-1342.
[61]彭丽云,刘建坤,肖军华,陈立宏,朱瑞龙.压实粉土非线性应力-应变关系的试验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07,01:50-55.
[62]肖军华,刘建坤,侯永峰,房建宏,王祥.岩盐用作路基填料的力学性质试验[J].工程地质学报,2007,01:119-123.
[63]孙继彪,刘建坤.硫酸盐渍土地区盐胀机理分析[J].路基工程,2007,01:44-45.
[64]满高峰,刘建坤.多年冻土地区路基纵向裂缝形成机理的数值分析[J].铁道建筑,2007,05:51-54.
[65]田亚护,刘建坤,彭丽云.多年冻土区路桥过渡段变形及地温场试验[J].中国公路学报,2007,04:19-24.
[66]彭丽云,刘建坤,肖军华,陈立宏,朱瑞龙.京九线路基压实粉土力学特性的试验[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7,04:56-60.
[67]田亚护,刘建坤,张玉芳.预应力锚索框架内力计算的有限差分法[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7,04:22-25.
[68]李建宇,刘建坤,孙继彪.包兰线路基土冻胀特性试验分析[J].铁道建筑,2007,12:72-74.
[69]钱春香,刘建坤,肖军华.铁路粉土路基土的变形与强度特性试验研究[J].铁道建筑技术,2007,06:66-69.
[70]马辉,刘建坤,张弥,郭大华.青藏铁路建设中的冻土工程问题及其应对措施[J].土木工程学报,2006,02:85-92+106.
[71]李君富,刘建坤,李庆武,王文宝.牙林线多年冻土区热棒试验效果分析[J].铁道建筑,2006,03:73-75.
[72]肖军华,刘建坤,韩爱民.软弱地层深挖基坑中工程桩偏位分析[J].工程地质学报,2006,03:405-410.
[73]马辉,刘建坤,张弥,郭大华.青藏铁路建设中的冻土工程问题及其应对措施[J].西藏科技,2006,07:4-9.
[74]田亚护,刘建坤,张鲁新.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地区碎石护坡路基非线性分析[J].工程地质学报,2006,04:470-475.
[75]韩小刚,房建宏,刘建坤.注浆法在万丈盐桥路基加固中的试验分析[J].路基工程,2006,05:61-63.
[76]何秉顺,刘建坤,房建宏.使用人工神经网络预测冻土区公路路基沉降[J].公路交通科技,2005,11:46-48.
[77]房建宏,刘建坤,徐安花.察尔汗盐湖路基的灌注法加固及效果分析[J].交通标准化,2005,12:127-131.
[78]何秉顺,杨广庆,刘建坤.铁路路基施工质量管理系统的开发[J].西部探矿工程,2005,03:171-173.
[79]杨永平,魏庆朝,张鲁新,刘建坤.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地区热管路基三维数值分析[J].中国铁道科学,2005,02:23-27.
[80]鲍维猛,刘建坤.多年冻土区片石通风路基温度场数值模拟[J].岩土工程界,2004,03:52-55.
[81]刘建坤,刘奉喜,房建宏.青海热水煤矿多年冻土区列车引起的地面振动检测与模拟[J].冰川冻土,2004,02:177-181.
[82]刘奉喜,刘建坤,房建宏,郭大华.车辆载荷作用下岩盐公路振动衰减分析[J].公路,2004,04:24-28.
[83]侯永峰,刘建坤,刘毓氚.考虑应变软化的道路变形性状有限元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05:826-830.
[84]刘奉喜,刘建坤,郭大华,张鲁新.多年冻土地区热管冷却路基数值分析[J].土木工程学报,2004,09:41-47.
[85]徐艳,徐安花,刘建坤.一种基于三维渗流计算的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J].青海科技,2004,05:28-30.
[86]刘建坤,鲍维猛,韩小刚,包黎明.多年冻土区路桥过渡段一种新结构的试验观测与分析[J].冰川冻土,2004,06:800-805.
[87]刘奉喜,刘建坤,防建宏,郭大华.多年冻土区铁路隔振沟隔振效果的数值分析[J].中国铁道科学,2003,05:49-52.
[88]鲍维猛,房建宏,刘建坤.多年冻土区一个路桥过渡段温度状况的观测与分析[J].青海科技,2003,06:28-29.
[89]陈昌龙,刘建坤,房建宏.多年冻土区保温护坡路基的效果模拟[J].岩土工程界,2003,06:70-72.
[90]陈昌龙,刘建坤,房建宏.路基的开挖与填筑对多年冻土上限的影响[J].青海交通科技,2003,01:14-15+7.
[91]彭丽云,刘建坤,陈立宏.可持续发展的高校实验室建设[A].北京高等教育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高等教育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09:4.
[92]李宜池,徐安花,房建宏,刘建坤,侯永峰.干旱地区路基土的动力学特性室内试验研究[A].交通部科技教育司、交通部公路司、中国公路学会.第一届全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论文集公路设计与施工卷[C].交通部科技教育司、交通部公路司、中国公路学会:,2002:4.
[93]张鸿儒,张静,刘建坤,侯永峰.铁路路基与箱涵过渡段的现场动力试验[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九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中国土木工程学会:,2003:4.
[94]李涛,魏庆朝,刘建坤.列车振动荷载下多年冻土区路基结构的动力响应探讨[A].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交通——2005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论文集(下册)[C].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2005:4.
[95]田亚护,刘建坤,钱征宇,何平.多年冻土区含保温夹层路基温度场的数值模拟[J].中国铁道科学,2002,02:59-64.
[96]杨广庆,彭华,刘建坤.软基上高速铁路路桥过渡段的技术措施研究[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02,05:13-15.
[97]刘奉喜,刘建坤,侯永峰,刘红兵.压实土模量的概念和应用[J].路基工程,2002,04:1-4.
[98]侯永峰,刘建坤.格尔木地区砾石砂的动力学特性及路堤施工措施研究[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2002,04:16-19.
[99]刘建坤,吴宏伟,赵洪勇.应力状态和湿化路径对非饱和边坡的瞬态渗流状况的影响[J].兰州大学学报,2001,01:102-108.
[100]赵洪勇,刘建坤,崔江余.高速铁路路基沉降监测方法的认识与评价[J].路基工程,2001,06:15-17.
著作译著
田亚护,沈宇鹏,刘建坤.土力学与路基[M]。国内: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10刘建坤,田亚护,冯瑞玲.铁路路基养护维修[M],中国铁道出版社,2010-08刘建坤,曾巧玲,侯永峰.路基工程[M],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国建设工业出版社,2006-08第一版, 2014年-01第二版陈肖柏,刘建坤.土的冻结作用与地基[M],科学出版社,2006-01刘建坤.寒区岩土工程引论[M],中国铁道出版社,2005-11刘建坤.冻土流变学(译著)[M],中国铁道出版社,2005-03刘建坤.在建铁路工程冻土监测系统概论(俄译)[M],中国铁道出版社,2001-07刘建坤,岳祖润等《路基工程》,铁道工程方向,2016,建筑工业出版社
专利
一种低温动三轴仪, 发明专利201310753211.8, 刘建坤,李旭,田亚护,沈宇鹏,崔颖辉等
一种多功能冻土挡土墙试验箱,发明专利201420109045.8,刘建坤,吕鹏等
一种全自动数字大 型冻土直剪仪,刘建坤, 沈宇鹏, 李 旭, 田亚护等,2011-10-22 发明专利 ,CN201110 221970.0
一种测试降雨过程 中冻土边坡入渗量 的装置 ,沈宇鹏;王连俊;刘 建坤;田亚护;冯瑞 玲等,2011-10-1 发明专利 ,CN201110 360191.9
软件著作权
1,陈曦 刘建坤等. 基于有限元的冻土工程分析软件 v1.0 (FSoil v1.0) ,登记号:2014SRBJ03662,陈孟乔,刘建坤, 多年冻土地区铁路路基养护管理信息系统 V1.0。登记号:2009SRBJ29313,陈孟乔, 刘建坤, 冻土热物理参数计算及分析软件 V1.0. 登记号:2008SRBJ4549获奖与荣誉2015 年岩石力学与工程优秀论文奖2014 领跑者5000, 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
2013 Excellence in Reviewing, Elsvier
2013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8)
2013年度茅以升铁道科学技术奖2012年北京交通大学优秀教学成果2等奖(1)2012《路基工程》入选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010获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8)2008获中国铁道学会三等奖(2)2008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主编2008济南铁路局科学技术一等获奖(2)2006获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2)2005获青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2005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第七届詹天佑铁道科学技术青年奖(2005)2004年获北京交通大学优秀教师智谨奖
社会兼职学术兼职: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o-Engineering》Springer,Associate Editor
《Transportation Geotechnics》, Elsevier, 编委
《Transportation Infrastructure Geotechnology》, Springer, 编委
《Soil Mechanics and Foundation Engineering》(SCI),Moscow,编委《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ailway》,The Korean Society for Railway,编委
《Izvestia Transiba》, Omsk Railroad Transportation University, 编委《冰川冻土》编委
《重庆大学学报》(英文版)编委
TRB Member AFP60 - Committee on Engineering Behavior of Unsaturated Soils, 2016-2019TRB Member AFP50 - Committee on Seasonal Climatic Effects on Transportation Infrastructure, 2016-2019
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2004-2009,2010-2014)中国地理学会冰川冻土分会理事(2004-2009)
学术服务:
XI.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ermafrost,Session Chair:Frozen ground properties. Field and laboratory testing, 2016,波茨坦TC202 1st China-Japan Mini Workshop, Co-Chair, 2015, Beijing15th Asian Conference on Soil 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TC202 session Chair, 2015, Fukuoka
2nd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ransportation Soil Engineering in Cold Regions, Novosibirsk, Vice Chair
1st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ransportation Soil Engineering in Cold Regions - A Joint Conference with the 10th SHAHUNIANTS Lecture, Co-Chair, 2013第三届国际工程冻土研讨会组委会成员(1998,Chita)第五届国际工程冻土研讨会组委会成员(2002,Yakutsk)第六届国际工程冻土研讨会组委会成员(2004,兰州)亚洲冻土会议组委会成员(2006,兰州)第八届国际工程冻土研讨会组委会成员(2009,西安)第九届国际工程冻土研讨会组委会成员(2011, Mirny)
第十届国际工程冻土研讨会组委会成员(2014, Harbin)国际期刊审稿:Cold Regions Science and TechnologyJournal of Geotech. and Geoenvironmental Eng. ASCEEngineering GeologyASTM InternationalJournal of Earth Science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及其他国内杂志《Transportation Infrastructure Geotechnology》, Springer, 编委Transportation Infrastructure Geotechnology, Springe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考研重点论坛

GMT+8, 2025-11-7 02:4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