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办公电话咨询QQ、微信:2544906,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咨询QQ、微信:2544906,主持北京交通大学咨询QQ、微信:2544906,主持科技部“973”咨询QQ、微信:2544906,主持基本科研业务费咨询QQ、微信:2544906,参加铁道部科技司咨询QQ、微信:2544906,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咨询QQ、微信:2544906,主持基本科研业务费咨询QQ、微信:2544906,参加北京交通大学咨询QQ、微信:2544906,主持北京交通大学咨询QQ、微信:2544906,主持铁道部科技司咨询QQ、微信:2544906,参加铁道部科技司咨询QQ、微信:2544906,主持
北京交通大学咨询QQ、微信:2544906,参加北京交通大学咨询QQ、微信:2544906,参加北京交通大学咨询QQ、微信:2544906分析,2010-04-15--2011-04-15,6.0万元,参加铁道部业务局咨询QQ、微信:2544906,参加北京交通大学咨询QQ、微信:2544906,主持其它部市咨询QQ、微信:2544906,主持北京交通大学咨询QQ、微信:2544906,参加北京交通大学咨询QQ、微信:2544906,主持北京交通大学咨询QQ、微信:2544906,参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其他”咨询QQ、微信:2544906,主持北京交通大学咨询QQ、微信:2544906,参加北京交通大学咨询QQ、微信:2544906,参加北京交通大学咨询QQ、微信:2544906,参加北京交通大学咨询QQ、微信:2544906,参加国家重点实验室计划咨询QQ、微信:2544906法研究,2009-01-01--2010-12-31,6.0万元,参加铁道部科技司咨询QQ、微信:2544906,参加铁道部科技司咨询QQ、微信:2544906,主持北京交通大学咨询QQ、微信:2544906,参加科技部“科技支撑”咨询QQ、微信:2544906,主持
北京交大创新科技中心咨询QQ、微信:2544906,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咨询QQ、微信:2544906,主持铁道部科技司咨询QQ、微信:2544906,主持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咨询QQ、微信:2544906,主持北京交通大学咨询QQ、微信:2544906,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咨询QQ、微信:2544906,主持北京交通大学咨询QQ、微信:2544906,参加北京交通大学咨询QQ、微信:2544906,参加北京交通大学咨询QQ、微信:2544906,主持北京交通大学咨询QQ、微信:2544906,参加北京交大科技发展中心咨询QQ、微信:2544906,参加
铁道部科技司咨询QQ、微信:2544906,主持北京交通大学咨询QQ、微信:2544906,主持铁道部科技司咨询QQ、微信:2544906,主持铁道部科技司咨询QQ、微信:2544906,主持北京交通大学咨询QQ、微信:2544906,参加北京交通大学咨询QQ、微信:2544906,参加
教育部咨询QQ、微信:2544906,主持铁道部科技司咨询QQ、微信:2544906,主持铁道部科技司咨询QQ、微信:2544906,主持铁道部科技司咨询QQ、微信:2544906,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咨询QQ、微信:2544906,主持其它部市咨询QQ、微信:2544906,主持北京交通大学咨询QQ、微信:2544906,参加北京交通大学咨询QQ、微信:2544906,主持铁道部科技基金咨询QQ、微信:2544906,主持铁道部科技司咨询QQ、微信:2544906,主持北京交通大学咨询QQ、微信:2544906,主持教育部咨询QQ、微信:2544906,主持教育部咨询QQ、微信:2544906,主持
教学工作讲授过的课程咨询QQ、微信:2544906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13,S2:113-119.
[7]常丹,刘建坤,田亚护.E_(vd),E_(v2)和K_(30)相关关系的数值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13,S2:428-432.
[8]陈孟乔,刘建坤,肖军华,田泽野.高水压条件下泥水盾构隧道开挖面支护压力特性分析[J].岩土工程学报,2013,S2:163-169.
[9]王鹏程,刘建坤,李旭,田泽野.直剪条件下碎石集料力学特性研究[J].铁道学报,2014,02:103-108.
[10]王天亮,王扬,刘建坤.冻融作用下石灰土填料的力学特性研究[J].铁道学报,2014,02:109-115.
[11]严晗,王天亮,刘建坤,王扬.反复冻融条件下粉砂土动力学参数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14,03:683-688.
[12]王鹏程,刘建坤,李旭,房建宏.双轴压缩条件下碎石集料静力剪切特性研究[J].铁道学报,2014,06:87-92.
[13]常丹,李旭,刘建坤,陈曦.土体含水率测量方法研究进展及比较[J].工程勘察,2014,09:17-22+35.
[14]常丹,刘建坤,李旭,于钱米.冻融循环对青藏粉砂土力学性质影响的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4,07:1496-1502.
[15]彭丽云,李涛,刘建坤.非饱和击实粉土强度特性的试验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4,06:872-877.
[16]毛卫南,刘建坤.自适应时间步长法在土体冻结水热耦合模型中的应用[J].防灾减灾工程学报,2014,04:510-516.
[17]刘奉喜,张霖,张娥,刘建坤.ABAQUS软件前后处理数据过滤输出工具的二次开发[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5,08:249-250.
[18]王青志,刘建坤,田亚护,房建宏,朱鑫鑫.寒区级配碎石冻胀正交试验研究[J].岩土力学,2015,10:2825-2830+2836.
[19]吕鹏,刘建坤.冻土与混凝土接触面直剪试验研究[J].铁道学报,2015,02:106-110.
[20]毛卫南,刘建坤.冻土区路基与埋地管道水热变化模拟分析[J].土木工程学报,2015,S2:380-385.
[21]毛卫南,刘建坤.冻土斜坡路基温度水分分布特性分析[J].铁道学报,2015,06:88-94.
[22]常丹,刘建坤,李旭.冻融循环下粉砂土屈服及强度特性的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5,08:1721-1728.
[23]崔宏环,刘建坤,张立群,田亚护.考虑冻融循环的季冻区高等级公路路基填土本构模型研究[J].岩土力学,2015,08:2228-2236.
[24]陈孟乔,刘建坤,肖军华.砂土中盾构隧道开挖面失稳土体三维形状分析[J].岩土力学,2013,04:961-966.
[25]田亚护,刘建坤,冯瑞玲.“路基工程”课程教学方法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地质教育,2013,01:67-69.
[26]沈宇鹏,刘建坤,田亚护,冯瑞玲,魏静.关于路基支挡结构内容的教学体会[J].教育教学论坛,2013,15:40-42.
[27]陈曦,张建,刘建坤.一种显式子步应力点积分算法及其在SMA数值模拟中的应用[J].应用数学和力学,2013,06:576-585.
[28]严晗,刘建坤,王天亮.冻融对粉砂土力学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3,04:73-77.
[29]石峰,刘建坤.109国道冻土路基动力融化固结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3,04:59-63.
[30]毛卫南,刘建坤.不同离散化方法在正冻土水热耦合模型中的应用[J].工程力学,2013,10:128-132.
[31]石峰,刘建坤,房建宏,田亚护,徐安花.季节性冻土地区公路路基动应力测试[J].中国公路学报,2013,05:15-20.
[32]张彧,刘建坤,房建宏,徐安花.察尔汗地区复合地基加固盐渍土效果试验[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2,01:87-91.
[33]彭光堂,刘红兵,刘建坤.109线橡皮山段砂质粉土冻胀特性试验研究[J].路基工程,2012,02:86-88.
[34]张彧,房建宏,刘建坤,徐安花.察尔汗地区盐渍土水热状态变化特征与水盐迁移规律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12,07:1344-1348.
[35]王天亮,刘建坤,田亚护.冻融作用下水泥及石灰改良土静力特性研究[J].岩土力学,2011,01:193-198.
[36]马立峰,刘建坤,牛富俊.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斜坡段路基粉质粘土的试验研究[J].工程勘察,2011,12:1-5+16.
[37]张彧,房建宏,刘建坤,徐安花.强夯置换复合地基加固盐渍土效果的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11,S1:258-261.
[38]刘建坤,鲍维猛,包黎明,葛建军.多年冻土区路桥过渡段的一种新结构(英文)[A].中国地理学会冰川冻土分会.ProceedingsoftheSixthInternationalSymposiumonPermafrostEngineering[C].中国地理学会冰川冻土分会:,2004:5.
[39]肖军华,刘建坤.循环荷载下粉土路基土的变形性状研究[J].中国铁道科学,2010,01:1-8.
[40]王天亮,刘建坤,田亚护,RomanL.T..水泥改良土力学特性试验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0,01:64-67.
[41]彭丽云,刘建坤.正融粉质黏土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变形特性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10,04:567-572.
[42]田亚护,温立光,刘建坤.季节冻土区铁路路基变形监测及冻害原因分析[J].铁道建筑,2010,07:104-107.
[43]王天亮,刘建坤,田亚护.水泥及石灰改良土冻融循环后的动力特性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10,11:1733-1737.
[44]彭丽云,李涛,刘建坤.循环荷载作用下非饱和击实粉土变形特性的试验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0,11:1504-1509.
[45]王天亮,刘建坤,彭丽云,田亚护.冻融循环作用下水泥改良土的力学性质研究[J].中国铁道科学,2010,06:7-13.
[46]田亚护,刘建坤,彭丽云.动、静荷载作用下细粒土的冻胀特性实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10,12:1882-1887.
[47]马立峰,刘建坤,李庆武.既有东北铁路多年冻土区路基病害整治效果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9,03:475-479.
[48]马立峰,刘建坤,田亚护.牙林线多年冻土区路基冻融病害整治工程效果模拟[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9,02:62-66+76.
[49]刘建坤,肖军华,杨献永,陈立宏.提速条件下粉土铁路路基动态稳定性研究[J].岩土力学,2009,02:399-405.
[50]马立峰,刘建坤,牛富俊.基于可靠度的多年冻土区路基稳定性评价及应用分析[J].工程地质学报,2009,04:522-527.
[51]马立峰,牛富俊,刘建坤,吴军.冻土区典型热融滑塌地温变化及防治效果模拟[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9,04:134-139.
[52]刘奉喜,刘建坤,钱春香,房建宏.多车辆载荷作用下岩盐公路振动分析[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9,04:149-152.
[53]彭丽云,李涛,刘建坤.黄河冲积粉土的吸力和强度特性关系[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9,04:129-133.
[54]陈孟乔,刘建坤.多年冻土区铁路路基养护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J].铁路计算机应用,2009,08:16-18.
[55]彭丽云,刘建坤,田亚护.粉质粘土的冻胀特性研究[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9,06:62-67.
[56]刘建坤,韩小刚,刘争平,葛建军.多年冻土地区路堤路堑过渡方式试验研究[J].冰川冻土,2008,01:153-156.
[57]肖军华,刘建坤,彭丽云,陈立宏.黄河冲积粉土的密实度及含水率对力学性质影响[J].岩土力学,2008,02:409-414.
[58]彭丽云,刘建坤,陈立宏.非饱和击实粉土的强度和屈服特性研究[J].岩土力学,2008,08:2241-2245.
[59]谢楠,刘建坤,马立峰,牛富俊,王勇.小样本条件下多年冻土地区斜坡稳定性的可靠性分析方法[J].工程力学,2008,07:166-171.
[60]彭丽云,刘建坤,田亚护,钱春香.正融土无侧限抗压试验研究[J].岩土工程学报,2008,09:1338-1342.
[61]彭丽云,刘建坤,肖军华,陈立宏,朱瑞龙.压实粉土非线性应力-应变关系的试验研究[J].工程地质学报,2007,01:50-55.
[62]肖军华,刘建坤,侯永峰,房建宏,王祥.岩盐用作路基填料的力学性质试验[J].工程地质学报,2007,01:119-123.
[63]孙继彪,刘建坤.硫酸盐渍土地区盐胀机理分析[J].路基工程,2007,01:44-45.
[64]满高峰,刘建坤.多年冻土地区路基纵向裂缝形成机理的数值分析[J].铁道建筑,2007,05:51-54.
[65]田亚护,刘建坤,彭丽云.多年冻土区路桥过渡段变形及地温场试验[J].中国公路学报,2007,04:19-24.
[66]彭丽云,刘建坤,肖军华,陈立宏,朱瑞龙.京九线路基压实粉土力学特性的试验[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7,04:56-60.
[67]田亚护,刘建坤,张玉芳.预应力锚索框架内力计算的有限差分法[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7,04:22-25.
[68]李建宇,刘建坤,孙继彪.包兰线路基土冻胀特性试验分析[J].铁道建筑,2007,12:72-74.
[69]钱春香,刘建坤,肖军华.铁路粉土路基土的变形与强度特性试验研究[J].铁道建筑技术,2007,06:66-69.
[70]马辉,刘建坤,张弥,郭大华.青藏铁路建设中的冻土工程问题及其应对措施[J].土木工程学报,2006,02:85-92+106.
[71]李君富,刘建坤,李庆武,王文宝.牙林线多年冻土区热棒试验效果分析[J].铁道建筑,2006,03:73-75.
[72]肖军华,刘建坤,韩爱民.软弱地层深挖基坑中工程桩偏位分析[J].工程地质学报,2006,03:405-410.
[73]马辉,刘建坤,张弥,郭大华.青藏铁路建设中的冻土工程问题及其应对措施[J].西藏科技,2006,07:4-9.
[74]田亚护,刘建坤,张鲁新.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地区碎石护坡路基非线性分析[J].工程地质学报,2006,04:470-475.
[75]韩小刚,房建宏,刘建坤.注浆法在万丈盐桥路基加固中的试验分析[J].路基工程,2006,05:61-63.
[76]何秉顺,刘建坤,房建宏.使用人工神经网络预测冻土区公路路基沉降[J].公路交通科技,2005,11:46-48.
[77]房建宏,刘建坤,徐安花.察尔汗盐湖路基的灌注法加固及效果分析[J].交通标准化,2005,12:127-131.
[78]何秉顺,杨广庆,刘建坤.铁路路基施工质量管理系统的开发[J].西部探矿工程,2005,03:171-173.
[79]杨永平,魏庆朝,张鲁新,刘建坤.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地区热管路基三维数值分析[J].中国铁道科学,2005,02:23-27.
[80]鲍维猛,刘建坤.多年冻土区片石通风路基温度场数值模拟[J].岩土工程界,2004,03:52-55.
[81]刘建坤,刘奉喜,房建宏.青海热水煤矿多年冻土区列车引起的地面振动检测与模拟[J].冰川冻土,2004,02:177-181.
[82]刘奉喜,刘建坤,房建宏,郭大华.车辆载荷作用下岩盐公路振动衰减分析[J].公路,2004,04:24-28.
[83]侯永峰,刘建坤,刘毓氚.考虑应变软化的道路变形性状有限元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4,05:826-830.
[84]刘奉喜,刘建坤,郭大华,张鲁新.多年冻土地区热管冷却路基数值分析[J].土木工程学报,2004,09:41-47.
[85]徐艳,徐安花,刘建坤.一种基于三维渗流计算的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J].青海科技,2004,05:28-30.
[86]刘建坤,鲍维猛,韩小刚,包黎明.多年冻土区路桥过渡段一种新结构的试验观测与分析[J].冰川冻土,2004,06:800-805.
[87]刘奉喜,刘建坤,防建宏,郭大华.多年冻土区铁路隔振沟隔振效果的数值分析[J].中国铁道科学,2003,05:49-52.
[88]鲍维猛,房建宏,刘建坤.多年冻土区一个路桥过渡段温度状况的观测与分析[J].青海科技,2003,06:28-29.
[89]陈昌龙,刘建坤,房建宏.多年冻土区保温护坡路基的效果模拟[J].岩土工程界,2003,06:70-72.
[90]陈昌龙,刘建坤,房建宏.路基的开挖与填筑对多年冻土上限的影响[J].青海交通科技,2003,01:14-15+7.
[91]彭丽云,刘建坤,陈立宏.可持续发展的高校实验室建设[A].北京高等教育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北京高教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高等教育学会实验室工作研究会:,2009:4.
[92]李宜池,徐安花,房建宏,刘建坤,侯永峰.干旱地区路基土的动力学特性室内试验研究[A].交通部科技教育司、交通部公路司、中国公路学会.第一届全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论文集公路设计与施工卷[C].交通部科技教育司、交通部公路司、中国公路学会:,2002:4.
[93]张鸿儒,张静,刘建坤,侯永峰.铁路路基与箱涵过渡段的现场动力试验[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九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中国土木工程学会:,2003:4.
[94]李涛,魏庆朝,刘建坤.列车振动荷载下多年冻土区路基结构的动力响应探讨[A].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交通——2005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论文集(下册)[C].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2005:4.
[95]田亚护,刘建坤,钱征宇,何平.多年冻土区含保温夹层路基温度场的数值模拟[J].中国铁道科学,2002,02:59-64.
[96]杨广庆,彭华,刘建坤.软基上高速铁路路桥过渡段的技术措施研究[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02,05:13-15.
[97]刘奉喜,刘建坤,侯永峰,刘红兵.压实土模量的概念和应用[J].路基工程,2002,04:1-4.
[98]侯永峰,刘建坤.格尔木地区砾石砂的动力学特性及路堤施工措施研究[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2002,04:16-19.
[99]刘建坤,吴宏伟,赵洪勇.应力状态和湿化路径对非饱和边坡的瞬态渗流状况的影响[J].兰州大学学报,2001,01:102-108.
[100]赵洪勇,刘建坤,崔江余.高速铁路路基沉降监测方法的认识与评价[J].路基工程,2001,06:15-17.
著作译著
田亚护,沈宇鹏,刘建坤.土力学与路基[M]。国内: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10刘建坤,田亚护,冯瑞玲.铁路路基养护维修[M],中国铁道出版社,2010-08刘建坤,曾巧玲,侯永峰.路基工程[M],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国建设工业出版社,2006-08第一版,2014年-01第二版陈肖柏,刘建坤.土的冻结作用与地基[M],科学出版社,2006-01刘建坤.寒区岩土工程引论[M],中国铁道出版社,2005-11刘建坤.冻土流变学(译著)[M],中国铁道出版社,2005-03刘建坤.在建铁路工程冻土监测系统概论(俄译)[M],中国铁道出版社,2001-07刘建坤,岳祖润等《路基工程》,铁道工程方向,2016,建筑工业出版社
专利
一种低温动三轴仪,发明专利201310753211.8,刘建坤,李旭,田亚护,沈宇鹏,崔颖辉等
一种多功能冻土挡土墙试验箱,发明专利201420109045.8,刘建坤,吕鹏等
一种全自动数字大型冻土直剪仪,刘建坤,沈宇鹏,李旭,田亚护等,2011-10-22发明专利,CN201110221970.0
一种测试降雨过程中冻土边坡入渗量的装置,沈宇鹏;王连俊;刘建坤;田亚护;冯瑞玲等,2011-10-1发明专利,CN201110360191.9
软件著作权
1,陈曦刘建坤等.基于有限元的冻土工程分析软件v1.0(FSoilv1.0),登记号:2014SRBJ03662,陈孟乔,刘建坤,多年冻土地区铁路路基养护管理信息系统V1.0。登记号:2009SRBJ29313,陈孟乔,刘建坤,冻土热物理参数计算及分析软件V1.0.登记号:2008SRBJ4549获奖与荣誉2015年岩石力学与工程优秀论文奖2014领跑者500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
2013ExcellenceinReviewing,Elsvier
2013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8)
2013年度茅以升铁道科学技术奖2012年北京交通大学优秀教学成果2等奖(1)2012《路基工程》入选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010获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8)2008获中国铁道学会三等奖(2)2008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主编2008济南铁路局科学技术一等获奖(2)2006获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2)2005获青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2005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第七届詹天佑铁道科学技术青年奖(2005)2004年获北京交通大学优秀教师智谨奖
社会兼职学术兼职:《InternationalJournalofGeo-Engineering》Springer,AssociateEditor
《TransportationGeotechnics》,Elsevier,编委
《TransportationInfrastructureGeotechnology》,Springer,编委
《SoilMechanicsandFoundationEngineering》(SCI),Moscow,编委《InternationalJournalofRailway》,TheKoreanSocietyforRailway,编委
《IzvestiaTransiba》,OmskRailroadTransportationUniversity,编委《冰川冻土》编委《重庆大学学报》(英文版)编委TRBMemberAFP60-CommitteeonEngineeringBehaviorofUnsaturatedSoils,2016-2019TRBMemberAFP50-CommitteeonSeasonalClimaticEffectsonTransportationInfrastructure,2016-2019
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2004-2009,2010-2014)中国地理学会冰川冻土分会理事(2004-2009)
学术服务:
XI.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Permafrost,SessionChair:Frozengroundproperties.Fieldandlaboratorytesting,2016,波茨坦TC2025stChina-JapanMiniWorkshop,Co-Chair,2015,Beijing15thAsianConferenceonSoilMechanicsandGeotechnicalEngineering,TC202sessionChair,2015,Fukuoka
2ndInternationalSymposiumonTransportationSoilEngineeringinColdRegions,Novosibirsk,ViceChair
1stInternationalSymposiumonTransportationSoilEngineeringinColdRegions-AJointConferencewiththe10thSHAHUNIANTSLecture,Co-Chair,2013第三届国际工程冻土研讨会组委会成员(1998,Chita)第五届国际工程冻土研讨会组委会成员(2002,Yakutsk)第六届国际工程冻土研讨会组委会成员(2004,兰州)亚洲冻土会议组委会成员(2006,兰州)第八届国际工程冻土研讨会组委会成员(2009,西安)第九届国际工程冻土研讨会组委会成员(2011,Mirny)
第十届国际工程冻土研讨会组委会成员(2014,Harbin)
国际期刊审稿:ColdRegionsScienceandTechnologyJournalofGeotech.andGeoenvironmentalEng.ASCEEngineeringGeologyASTMInternationalJournalofEarthScienceAppliedThermalEngineering及其他国内杂志《TransportationInfrastructureGeotechnology》,Springer,编委TransportationInfrastructureGeotechnology,Spring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