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粟勤,金融系,教授、经济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办公地点咨询QQ、微信:2544906的困境与启示”(第一作者),《国际经济合作》2012年第3期。[15]“近二十年海外银行中小企业贷款的研究与新进展”(第一作者),《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16]“银行规模优势、关系构建与中小企业贷款的可获得性”(第二作者),《改革》2011年第4期。[17]“信息不对称条件下银行业市场结构与市场竞争研究综述”(第二作者),《金融研究》2008年第8期。[18]“美国次贷危机的初始原因剖析与启示”(第二作者),《经济学动态》2008年第8期。[19]“我国个人银行客户转换成本的实证分析”(第一作者),《广东金融学院学报》,2008年12月。[20]“货币竞争、货币替代与人民币区域化战略”(第二作者),《金融理论与实践》2009年第5期。[21]“商业银行个人客户行为与关系型银行的建立与维护”(第一作者),《海南金融》2009年第10期。[22]“银行客户转换成本与中外资银行之间的市场竞争”(独著),《上海金融》2007年第7期。[23]“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贷款行为分析”(独著),《海南金融》2007年第7期。[24]“基于要素与成本差异的银行贷款行为分析”(独著),《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25]“银行贷款定价理论评述”(独著),《金融理论与实践》2007年第12期。[26]“人民币区域化的成本-效益分析”(第二作者),《经济学动态》2006年第6期。[27]“我国经济转轨时期市场失灵的特征与治理”(独著),《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本文被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国民经济》2006年第8期全文转载)。[28]“行为金融学视角中的中国居民储蓄”(第一作者),《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29]“山西煤矿率先推进产权改革”(独著),《经济》2006年第11期。著作与书籍:
[1]主编:《中国银行业中小金融机构发展报告(2011)》,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2年。[2]主编:《中国银行业中小金融机构发展报告(2010)》,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1年。[3]参编:《中国金融市场发展研究报告(2010)》,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1年。[4]参编:《人民币区域化问题研究》,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年。[5]主编:《Microeconomics: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北京:中国语言大学出版社,2004年。[6]主编:《中国货币市场新论》,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年[7]主编:《消费信贷》,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原审计出版社),2001年。会议论文
中国农村信用社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第一作者),首届中国金融发展学术论坛,2013年10月。报刊论文
[1]“温州金融改革的关键是什么?”(独著),《金融时报(理论版)》2012年5月7日。[2]“当前我国金融"脱媒"的特点探悉”(第二作者),《光明日报(理论版)》2011年11月18日(本文被人民网、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网站、中国金融网和经济参考等多家媒体全文转载)。[3]“市场预期与宏观调控”(独著),《人民日报(理论版)》2010年11月8日。[4]“人民币区域化的经济效应探讨”(第二作者),《金融时报》(理论周刊)2006年5月8日。[5]“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银行业的风险”(独著),《国际商报》2009年2月24日。[6]“有多少客户会流失”(独著),《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12月19日(本文被多家媒体全文或部分转载)。论文集:
“The growth and challenges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banks in China”International Workshop,The Euro-Financial-Crisis: Impacts on Banking, Capital Markets, and Regulation”The University of Potsdam, Berlin, Germany,2013.学术与社会兼职
北京市国际金融学会理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