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重点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考研面试增加印象分,实用新型专利包过申请发明专利申请并不难,代写全部材料,轻松申请!包过加急版发明专利申请,保研、考研面试加分利器!
查看: 2062|回复: 0

导师信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专业研究生导师介绍#包信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8-6 15:07: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发明专利申请,代写全部材料。
包信和单位:化学物理系地址:大连市中山路457号邮编:116023电话:0411-84686637个人主页:http://www.dicp.ac.cn/gkjj/lrld/bxh/
个人简历 Personalresume包信和,男,1959年8月生于江苏省扬中市。物理化学家,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技大学兼职教授。198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化学系,1987年获该校博士学位。1989年至1995年在德国马普学会Fritz-Haber研究所任访问学者,1995年回国。200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大连化物所所长(2000年8月至2007年3月);现任沈阳分院院长(自2009年3月),中国科技大学化学物理系系主任(自2003年3月);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应邀担任英国女王Belfast大学荣誉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和北京大学等院校客座教授;担任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天然气、煤层气优化利用的催化基础”项目首席科学家;任JNaturalGasChem。主编,《科学通报》执行副主编,《催化学报》、《化学物理学报》和《物理化学学报》副主编,以及Surf。Sci。、Appl。Catal。A等13个国际、国内杂志编委;任第七届国际天然气转化大会主席、第四届国际碳催化会议主席,国际天然气转化理事会理事和6个其它国际系列会议学术委员。任第四届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专家顾问组成员。  主要从事表面化学与催化基础和应用研究。发现次表层氧对金属银催化选择氧化的增强效应,揭示了次表层结构对表面催化的调变规律,制备出具有独特低温活性和选择性的纳米催化剂,解决了重整氢气中微量CO造成燃料电池电极中毒失活的难题。发现了纳米催化体系的协同限域效应,研制成碳管限域的纳米金属铁催化剂和纳米Rh-Mn催化剂,使催化合成气转化的效率成倍提高。在甲烷活化方面,以分子氧为氧化剂,实现了甲烷在80℃条件下直接高效氧化为甲醇的反应;创制了Mo/MCM-22催化剂,使甲烷直接芳构化制苯的单程收率大幅度提高。曾获2005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2009年度辽宁省自然科学一等奖等。包信和同志长期从事表面化学、金属催化材料以及多孔材料等相关的催化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工作。工作重点集中在金属催化剂的表面化学、纳米催化理论,多孔材料的合成、表征,在催化中的应用研究和采用原位、动态方法观察在反应过程中,金属催化剂表面在时间和空间坐标下发生的结构自组合效应以及由此导致的非线性表面反应动力学特征等。在甲烷活化、合成气催化转化以及小分子选择氧化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先后发表相关的研究论文160余篇,其中Sci收录110篇,申报国家专利15件。
研究方向 Researchdirection1、表面化学2、金属催化材料3、多孔材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考研重点论坛

GMT+8, 2025-11-10 08:0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