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下面就从几个方面讲一下考研的经验。
有人说英语和政治只要过线了就好,我有必要来一个说明。英语加政治200分,占总成绩百分之四十,如果仅按照过线论,英语政治按照34分算,两科一共68,仅这两科就丢了132,总分就剩368了,这还是专业课满分的情况,so这个想法行不通,实际上真相是这两科尤为关键。专业课一般差距都不会太大,只有这两科才是拉分的大户,在英语和政治上有了优势,就很容易在总分上建立优势。
►英语
英语对好多小伙伴们来说可能都是一个难关,所以对英语不好的同学来说(比如我)及早复习是很有必要的。我当时是三月中旬开始背单词,花了将近一个多月的的时间把英语常考的2200+单词背完,对于业余英语玩家来说,那一段日子简直是刻骨铭心。
早上起来吃完饭就抱着手机用百词斩背单词,每天分配好任务,在完成前一天的复习之后开始这一天的复习。一边背单词,一边准备A4纸,在纸上抄写。一遍过后,仍就是有大部分单词不会,怎么办?继续!就这样来回的背单词,并且有听像何凯文,陈正康等老师的单词课,恩,确实有效,可以帮我们总结一部分单词的构词法,但老师讲的单词毕竟是少数,还是要靠自己的不懈努力。在研友的督促和帮助下,单词量一直在上升。
其实直到暑假,单词仍旧是有一部分记不住,而且在背着忘着,当时很绝望,马上就要开始专业课复习了,自己英语还这么挫,于是安慰自己这是正常现象(考研中自我安慰自我调整也是很重要的)。在大概七月初的时候,我开始了句子的复习。因为报的有辅导班,就按照辅导班的书做,那本书是《陈正康长难句解密》开始做句子。
大致方法是把书上给的先抄到笔记本上,单词不会查单词,这里建议用海词词典,然后试着翻译,最后对答案,看解析,找问题。好多时候句子你翻译不出来就是单词量不过关,你连单词都不认识,还翻个屁啊。所以当时受刺激了,晚上加班看朱伟的恋恋有词,一共三十个单元,从头看。边看边暂停抄下来,对,你没看错,就是完全抄下来。不得不说,效果还不错,朱伟老师还是有两把刷子的,在此感谢。句子处理了有半个月,这个时候你基本就知道句子之中大致的调调了。
接下来,就是英语的重头戏,阅读。做阅读,刚开始还是很有激情的,按照何凯文的要求,背了五篇文章,记得有莎士比亚故里的那篇,美国那个中产阶级保护伞那个,还有一个关于地球变暖以抽烟为经验的,这篇很精彩。还有的记不清楚了,不得不说,很有用,但也很费时间。后来我同学给我推荐了一本神书,对,就是神书,想必我说这句话的时候脸上肯定有虔诚的光芒。这本书就叫做《于慧考研英语真题一百篇》,分三本。
下面介绍这本神书的详细打开方法咨询QQ、微信:2544906,不管有多低级,都有,在这里,好好背。就这样研读,大概十五篇,二十篇之后,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你可以试着找一篇没做过的真题练练手,记住,一次一篇就行。我想,那个时候,单词有了积累,句子学会了断句,文章知晓如何理解,小伙子们,你会为你自己之前的付出自豪的。
之后英语就按部就班,做真题,到11月,翻译等各种题也可以看了。考前半个月,背英语作文,这是英语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了,好好背,好好总结,形成自己的模板。然后,你走向战场,想必英语不但不会成为你的拦路虎,还会成为你拉分的神器。
讲了这么多英语的成功经验,然而楼主成绩并不十分理想。68,不高不低。为啥呢,做阅读时心态爆炸了,错了5个,仅第二篇,就错了三个,这是绝不应该的,事后一看,第二篇并不难,关键还在于心态,这也随之影响了以后的发挥。所以,心态这个东西,很重要,可惜我爆炸了,祝你们不会。
►政治
总体来说,政治是考研这四门课中最容易得分的。首先,很多题目都是背诵性的题目,所以只要对知识点有了解,题目一般都可以做对,由于政治题命题的不重复性,即近两年考的一般不考,另外还有周年出题等一些规律性的出题趋势,因此一般各家辅导机构都会有专门的讲师来帮助同学们来预测重点的知识,规避掉近几年出过的知识点,这样以来同学们的背诵范围也就没有那么夸张了,当然,最好的状态是总体而全面的知识掌握无疑是更好的,这一类同学在做大题的时候脑洞打的开,而且知识点的关联思维也很有助于做题,毕竟有时候很多题目是多个知识点综合来考察的。
其次在做那些多选尤其是有似是而非的题目时,要仔细想,大胆做,照着直觉来,并且千万不要改答案,就我而言蒙对的几率就很大,当然,不同的科目的ABCD全选的概率不同,这些都需要你们大量做题来体会。
最后,大题,没什么可说的,这个既要看前期的准备,不过最为重要的是后期的冲刺,平时自己看看以往真题,多揣摩,把肖四肖八背好,考场上尽量多写,把自己脑子里的与之相关的东西全部写上,毕竟它是按点给分,说错了也不会扣分。
以上就是做题的规律,下面我来讲一下我在政治复习上的经验。我是在十一之后开始的政治,因为我高中就是文科,政治底子还算不错,所以开始的不算早,如果学弟学妹们政治不好的可以酌情提前,政治前期的积累对于做选择题特别重要,而政治的选择直接就决定了你能考80+还是70+,所以千万不要懈怠。我是直接从肖一千开始,刷了一遍,后面就有答案和解析,不懂就看,再不懂就找知识点来看,也可以跟同学们交流。
当然,这个过程是痛苦的,也许你可能一整页都是错的,不过没关系,这个时候错的越多说明你可待进步的空间越大,有的同学凭着直觉做对了,对了对答案就沾沾自喜来着,这样在后面往往会出大问题,毕竟肖四知识单纯的知识点考察,没有那些命题人的花花肠子,做真题模拟题时选择就很复杂了。因此我建议同学们就是做对了也要问一下自己为什么对,你能自己给自己讲清楚了才说明这个知识点你真正的会了。
肖一千之后可以根据自己不懂的知识点再找书来看,一般这样下来之后肖八就下来了,可以做肖八,流程跟前面一样,可以先不做大题,大题以后再说,可以有选择的背。
再然后就是肖四,肖四尤其要认真对待,大题务必每个都要会背。并且到考前的时候,肖大神的时政小册子也是个宝,要好好看。
总的来讲,政治就是一门需要背诵的学科,再加上自己的理解和联想能力以及一些做题的技巧,还是很容易得高分的,纵观这两年的初试成绩,专业课前十名的专业课差距很少说能拉开太多的,政治和英语就不一样,虽然分值少,但是拉分很明显,因此我认为这两门课务必要考高分,每个人都奔着八十来要求自己,要给自己一个高目标,我最讨厌听到的一句话就是我英语政治只要过线就好了,说这样的话,你总分在人家后面吃灰的时候就不要抱怨。而且,战斗的号角还没开始吹响,你就开始打退堂鼓,那你还考个毛线研啊。
下面是我政治的书单以及我对不同书的意见。
命题人知识点提要咨询QQ、微信:2544906年等等,既有理论,又有例子,这样的答案老师没理由不给高分。
好了,吐槽这么久,下面来点干货。
专业课我准备比较晚,因为中间有换过学校和专业,等我买的第一本书电视节目策划到的时候已经是七月初了,然后就随便翻翻看看,因为当时英语的复习也刚刚到了正轨,所以专业课我复习的时候已经比较晚了。大约是在八月中旬左右。
先开始的是广播电视史,对照着考试大纲自己看书做笔记,我一般都是先随便翻一下,然后就直接开始做笔记了。因为都是事件性的知识点,不需要去怎么费心思理解。我大概就用了上面的两本书,也有别的同学的书,只是看了一下。
按着大纲和这两本书看了一下,心里还是没谱,怎么办,于是就对照着真题开始在书里找答案,找到这个知识点,在进行发散,就这样以点带面的吧广播电视史复习了,效果还不错。忙完广播电视史知识一个最基本的东西,我关注了大概十个公众号,学习累了就玩会儿手机,开始看里面的关于咱们广播电视的发展,里面有时事有理论,看了之后很能丰富一个人的知识面,我一个跨考的人能在专业课上不被拉下很大一部分就因为这样的积累。
当然,各位大咖的论文也是备考的时候必不可少的,什么媒体融合,大数据的优劣,长尾理论,后真相时代,马太、劣币良币、霍桑效应啊等等,这些不仅让你在理论上丰富了,而且很能提升一个人的眼界,最后在考场上你就会觉得,诶,题目不太难啊。关
于基础,我是没怎么背的,我不喜欢背时,从高中就是如此。关于记忆,我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先看,在理解,最后动手抄,等几天在看,基本上这样下来就搞定了。我是不太建议你们就那样扯着嗓子背的,一方面因为咱们的学科对于背诵的精度要求没那么高,另一方面,那样背诵你也不见得能记住。我是提倡你按照你自己最舒服的方式来背书,最好再有一个研友,两个人一起,专业相近就可以,两个人可以互相交流鼓励,互相学习。
实务篇
因为是跨考的,除了剧本别的我也不太熟,王国臣那本书还不错,可以好好研究一下。对于实务题,格式很重要,我就是因为在做实务题时把分镜头剧本写作剧本,痛失15分,前车之鉴,你们要格外注意。另外我的资料里也会有关于格式的问题,一般咱们的考的东西大致是以下几类:剧本,分镜头剧本,纪录片策划书,电视节目策划书,电影故事,故事梗概等几类,这些格式方面的东西注意就好了。
既然是实务,就要求我们能熟练地掌握这些技能,所以每一种题材在考前至少联系个两三篇,熟悉格式和具体的技巧,像剧本还有节目策划书之类的,如果不会写就多看看,看看别人怎么写的,考场上那么短的时间里老师不会要求你有多么好的创意,老茶的就是你的基本技能情况,因此,基本功上不出问题就可以了。
对于跨考的同学,这方面的东西要提前多关注,不一定说让你一上来就写剧本,这是一个学习和联系的过程,结合你自己的观影体验,,总结剧本的经验。我考研的时候是跟广播电视的同学在一个自习教室,因此方便了许多,不懂得就去问,大家在考研中遇到问题,要么马上解决,要么准备一个小本,有时间集中解决,一定不要忽略复习中的任何一个小问题。就比如17的真题,让解释制式,想必好多小伙伴都不以为然,知道它是个什么东西,但是具体说的话又说不上来,这就是复习的时候不扎实的原因。
对于实务其实17年考察的不多,除了最后的大题,前面的也可以归到基础里面去,但今年考的什么多机位,留白等一些生僻的知识点说明暨大的题目在逐渐的变活,毕竟已经好几年了,常规的题目和知识点该出的已经出了,所以要注意多占自己的知识面,17年没有考没学的东西,但是在复试笔试中美学也占了不少比重,因此关于美学的东西还是要多注意,如果身边有考南师大戏剧或者北影电影的研友,不妨跟他们多交流,他们的美学考的很多,可以把他们的资料拿来参考一下。
►经验之谈
昨天有个学妹问我的心路历程,我一愣,这个可怎么说啊,别人的心理体验再怎么说也终究是有隔靴搔痒之憾,考研这件事,真是没法来跟你们来说,可能每个人的人生背景不一样,考研目的不一样,所以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只能靠你自己,我前面说了好几次就是说可以找个研友互相帮助,但这只是浅层次的学习上的帮助,真正能行的,还是靠你自己。灵魂只能独行这句话用在考研上也是十分熨帖,不管是谁,怎么样的陪伴,怎么样的帮助,最终能帮助你战胜困难的,还是你自己的坚强,考研最大的法宝最大的方法就是坚强。不要放弃,相信你自己,冷眼嘲讽,不去理会,你自己要相信你奋斗的前途有多么光明,相信自己努力的意义。
►关于信息
还是同样一个妹子,昨天问我真题和大纲在哪里找,我说就在暨大研招网的首页啊,她还是没找到,其实那个就在页面左边的中间,有一个显示框是不断滑动的,你耐心等一下,就能看到,实在不行,页面上还有下载专区,那里面也有,暨大子的考试资料公考这方面做得还是挺好的。这个事就带出来了第二个话题,在考研过程中的信息收集。某种程度上那个来说,信息的完整度比努力更重要。
你比如说上海大学15年电影学学硕在十月左右突然增加了一门专业课,这是一个什么概念的,原来的电影史论一共300,现在被压缩到150,增加了一门电影产业,一门全新的课,如果说忽略了这个重要的信息,那可就真的尴尬了。所以,养成定期去暨大研招网上看看的习惯肯定不错。另一方面,还有各种学习资料的收集,剧本,电影,经验,名词解释,百度云,这都很重要。
►关于时间的规划
我的时间表没有那么严格。准确来讲我是从七月开始学习的。七八九三个月的强度没有那么大,每天大概就是七八点起床,去教室,中午睡到二点半,去教室,晚上九点半左右离开。我不是太赞同说同一开始就高强度的学习,慢慢来,欲速则不达。要讲究效率而不是过分抢到时间,要让自己舒服,你比如说我,诶,今天心里不爽,就少学点,买点零食,做一只安静的小老鼠,可怜我体重八月的时候才149,考完研就160+了。所以还有一句名言叫做考完研还没有吃胖说明你没有好好学习,科学来讲,吃是缓解压力的一种人体反应。
当然,一周给自己放个小假,随便你去做什么,玩游戏,看电影,喝酒,逛街,睡觉,怎么爽怎么来,但注意不要把这个放松的时间放到周末,因为我们考试的时间就是周末。到了后期的冲刺阶段,早上七点必醒,学到中午,我还是建议在宿舍午休,小睡片刻,骂骂咧咧的起床,接着学习,到晚上十一点半回来,就是这样,其实很容易就习惯了,因为你会发现,每次你去自习教室的时候,里面都有很多人了。
时间的调配上就是这样,到了后期,好多同学都会出现高原反应,做题越来越没有状态,这是有很多原因的,比如试卷的难易程度,个人状态,周边的环境,等等。这很正常,不必惊慌,这个时候你要做的就是更加拓展自己能力和知识,还有就是培育自己的信心,要相信,高原之后,必是高峰!
►关于背书
咱们这个专业其实要背的不多,但是要求你有比较广的知识面。这个就不仅仅是靠背就可以解决了。怎么办?很简单,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就我而言,什么东西让我看一遍,抄一遍,在看几遍,基本上一个大概的概念就有了。做笔记的关键就是要找准关键词。谁?干了什么?什么时间?和谁?有和影响?为啥?至于其他的形容词副词还有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都不必去记忆,浪费内存,考场上用自己的话复述就可以了。
►关于笔记
我准备考研之后,就买了五个大笔记本,专门做笔记用。英语两本,一本是真题,英语一从正面记,英语二从背面来,最后也是成功会师了。另一本是何凯文老师是的每日一句,从八月到十二月,何老师一天不间断,我也是,厚厚的一本,黑笔是句子,红笔是句子中的单词,还有翻译等等,何凯文这个男人还是很不简单的,很厉害。政治一本,错题集,答大题分析。专业课两本,基础和实务,各种乱七八糟的都会记在上面。还有衣蛾笔记本没怎么用,写英语作文了,被我糟蹋了。笔记务必要有条理,自己看要找的到,这就可以了。
啰里啰嗦说这么多,可能你们都觉得诶这个学长真是个话痨,不过我在现实中还是比较高冷的好吧,说这么多无非是想要事无巨细的把考研的经历告诉你们,让你们少走点弯路,其实这区区七千多字怎么能写的尽考研中的酸甜苦辣,只不过是学长墨水有限,只能说这么多了。
昨天认识的那个姑娘毕业一年,毅然辞职考研,很有魄力,我相信只要她坚持下去的话,明年这个时候肯定能在暨大见到她。你们都要加油,希望你们明年都能考出一个理想的成绩来,梦圆暨南。 |
|